自2016年起,通往钦州茅岭码头一段100多米长的道路,被附近的村民建起水泥墩拦路收费,导致拥有码头经营权的钦州市恒丰港务有限公司(下称恒丰公司)经营活动瘫痪。恒丰公司多次反映村民变相敲诈收取“买路钱”,当地相关部门也指出设卡拦路属违法行为,但每次面对村中老弱妇幼的所谓“维权”,当地部门也束手无策。无奈之下,恒丰公司负责人求助上级扫黑除恶部门。
▲一旦有货车通过,村民们就扎堆把路拦起来。资料图
百年码头唯一道路,遭村民设卡限行
7月25日上午,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驱车前往位于钦南区康熙岭镇的茅岭码头。在县道路口到码头之间,有一段宽约4米,长100多米的泥泞道路,路上设置有2个很大的水泥墩,稍大一点的货车很难通过。
▲因码头长期未能营运,设备已锈迹斑斑。
“这段路禁止货车进出码头有3年了。今年1月份,码头的一名货主交8万多元后,村民才挪开另一边水泥墩,允许其把货物运出来。”茅岭码头股东之一杨爱民说,2010年初,他和另一名朋友通过正规渠道,花两三千万元买下这个码头,并取得《国有土地使用证》。到了2016年,附近团和村委会一队和二队的一些村民,就以码头门前这段路属他们的集体土地为由,在路中建起水泥墩,不让码头货车通行。
▲因码头长期未能营运,里面已杂草丛生。
杨爱民告诉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茅岭码头已有近百年历史,这段路是码头通行的唯一道路。新中国成立以后,茅岭码头所属钦州航运管理站。1997年,码头经过改制,所属广西北海海运总公司的国有码头。2006年,广西北海海运总公司将码头的全部资产出让给南宁万博北湖水泥有限公司。之后,该公司又将码头转让给恒丰公司。
▲码头内的龙门吊已锈迹斑斑,码头改造成了烂尾工程。
老弱妇幼闹事,报警无济于事
“村民与我们争要码头不成后,就开始拦路敲钱。”码头的另一名股东说,2010年,他们买下码头后,就开始投入2000多万元进行改造。改造过程中,不断有团和村委会一队和二队的村民闯入码头阻碍施工,每次都有四五十人,大多是老弱妇幼的村民。他们报警10多次,都未能解决问题,严重影响了码头的正常经营秩序。
杨爱民出示的资料显示,自村民建水泥墩阻挡码头货车进出后,还有村民设卡守路。另外,在一份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的《行政复议决定书》上显示,恒丰公司是合法有效取得该码头的《国有土地使用证》。
“被捐款”换通行,货主苦不堪言
在码头里面,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看到堆放有许多建筑材料。由于无法运输出去,表面已杂草丛生。现场的施工设备和龙门吊已锈迹斑斑,码头改造成了烂尾工程,经营秩序早已瘫痪。
▲码头内的施工设备已锈迹斑斑。
“我的沙子放在这里好多年了,现在只能交钱给村民,(让他们)放行。”货主朱先生说,由于恒丰公司无法解决通往码头道路的通行问题,他只能每月交4600元“过路费”给村民,让自己的运沙车可以进出。
▲一名货主出示一张村民开具的“被捐助”收据。
另一名货主郭先生向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出示了3份向村民交钱的收据,总共被收取约10万元。涉及收据的名目内容大概是:郭先生为了把码头内的货物运走,自愿捐款给团和村委会一队和二队。“不是他们堵路要挟,我哪会签那份所谓的‘自愿捐助’协议书?这分明就是拦路敲诈。”郭先生说。
村民认为路在村中就属集体土地
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向朱先生和郭先生了解情况时,有3名男子来到码头。其中一名男子姓陈,自称是团和村委会一队队长。“你有货要拉出去吗?可和我们商量。”陈某以为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是货主,过来搭讪。他表示,码头门前的这段路属他们生产队的集体土地,货主经过这里就需要交钱。可以根据货物多少,一次性交付或按月交付。
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向陈某表明身份后,他拿出一张手写纸,上面写有“《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第二十二条乡(镇)或村在集体所有的土地上修建并管理的道路、水利设施用地,分别属于乡(镇)或农村农民集体所有。”的内容。
“根据这一规定,这段路是我们生产队的,现在我们要管理好它。”陈某说,以前码头属国有性质时,他们为支持国家建设,就免费让出道路给国家使用。现在码头变成私人资产,他们生产队要收回。把道路管理好,为村民谋福利。
无土地证、有争议的土地属国家所有
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提出,这条道路已存在上百年历史,位置虽然处在村中,团和村生产队是否有证据证明属村集体的土地?陈某以“道路在村中,就是村集体土地”作为答复,未能出示该道路的土地所有证。
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从国家土地管理局印发的《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上查到,“土地改革时分给农民并颁发了土地所有证的土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土地所有权有争议,不能依法证明争议土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的,属于国家所有。”
由此,相关法律界人士表示,要证明这段道路属团和村委会一队和二队的集体土地,他们需拿出土地所有证,否则就是国家所有。
当地政府明确村民拦路设卡属违法行为
在未能明确道路所有权之下,就以“捐助”名义设卡收钱,这行为是否违法?当地主管部门如何看待此事?
25日中午,在康熙岭镇政府内,相关负责人表示,不管这段路的权属是谁的,镇政府一直向这些村民明确,他们拦路设卡的行为已构成违法。镇政府多次会同辖区警方出面处置,但到了现场,只剩下一些老弱妇幼的村民在拦路,致执法陷入困局。目前,他们加大对村民法制宣传的同时,也争取搜集一些村民的违法证据,配合警方调查。
▲每次相关部门到现场处置,发现留下拦路的多是些老弱妇幼的村民。
随后,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来到钦州市公安局海防一大队,该大队负责人表示,此事已从原来的民事纠纷演变成涉嫌违法的问题。目前,他们正在调查此事,时机成熟就立案处理相关违法人员。
编辑丨刘冬妮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