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集团CEO冯鑫的个人微博更新停留在6月5日,个人朋友圈更新停留在7月15日,7月28日,暴风集团公告称,近日暴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暴风集团”)获悉,公司实际控制人冯鑫因涉嫌犯罪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相关事项尚待公安机关进一步调查。
▲冯鑫。网络配图
记者据此向暴风集团方面人士求证,截至记者发稿尚未得到官方回应。
暴风集团公告称,截至目前,公司经营情况正常。公司管理层将加强管理,确保公司的稳定和业务正常进行。同时,公司将制定相应工作管理办法及应急预案,最大限度保障公司各项经营活动平稳运行。公司将持续关注上述事件的进展情况,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2015年3月,暴风科技正式在国内创业板挂牌上市,40天内收获36个涨停板,股价从7.14元飙升至327.01元,市值最高时一度超过400亿元,被称“妖股”。
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冯鑫此番被批捕,主要涉及暴风集团2016年与光大资本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光大资本)共同发起收购的英国体育版权公司MP&Silva Holdings S.A.(以下简称“MPS”),冯鑫在此项目的融资过程中存在行贿行为。
知情人士还透露,与冯鑫被相关机关采取控制措施相关的,还有8名人员,这8名人员中既包括暴风集团内部工作人员,以及前工作人员,也包括在MPS并购过程中为冯鑫工作的公司外部人员,其中包括暴风集团前董秘毕士钧。
为募资行贿?
一个相呼应的事件是,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光大资本一位负责MPS并购项目的关键人物——光大资本投资总监、国际并购业务负责人项通,因涉嫌收受贿赂,已被公安机关批捕。
据悉,MPS项目收购之时,光大资本方面,MPS收购事项具体事项主要由项通负责。
启信宝数据显示,2016年11月,项通新增成为冯鑫个人控制的暴风体育(北京)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暴风体育)董事,目前仍未退出。
2016年暴风集团联合光大资本收购MPS案例,还荣获了当年英国TMT Finance最佳传媒并购大奖。项通作为这一明星并购项目负责人,一时风光无两,互联网上还保留着项通向上海律师界介绍这一案例的痕迹。
记者从接近项通案人士了解到,目前调查的结论是,项通在MPS案件中收受回扣1000多万元。
2016年,为收购MPS,光大资本和暴风集团联合设立了上海浸鑫投资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浸鑫基金”),以2.6亿元撬动52亿。根据光大证券此前披露的信息,浸鑫基金共募集资金52亿元,其中优先级出资人民币32亿元、中间级出资(即夹层资金)人民币10亿元、劣后级出资人民币10亿元。
记者从MPS收购项目的其中一家出资方了解到,10亿劣后资金大部分由冯鑫负责募集。冯鑫此次事出,可能事关这10亿劣后资金募集过程中的回扣和行贿行为。
曾因融资成功在发布会连鞠三躬的冯鑫,这一次可能需要为融资付出的代价远远不止鞠躬。
此前媒体广泛报道,浸鑫基金收购MPS成立之后,外方股东另立体育节目版权转播公司,进行体外循环。但记者从接近冯鑫的人士处获得一份调查材料显示,冯鑫可能也存在绕过浸鑫基金的交易行为,以培植个人控制的体外公司——在上市公司暴风集团体外成立的公司暴风体育,与MPS签订过一份“授权协议”,由后者授权前者对包括意甲、足总杯等四项体育节目版权在2016年和2017年的谈判权,但相关收益并没有回到MPS或浸鑫基金。
启信宝数据显示,暴风体育与浸鑫无关,与上市公司关系也不大,而是冯鑫个人控制的暴风集团的关联企业。暴风体育由天津风辉企业管理合伙企业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51.97%,冯鑫是该合伙企业持股98%的自然人股东,而暴风集团只持有暴风体育17.87%的股权。
收购MPS造成52亿资金“血本无归”的案件,将中资财团包括光大、招行、华瑞银行、爱建信托等知名金融机构拖入泥潭。据知情人士透露,由于涉及央企子公司和金融机构,该案关注层级很高。
四面楚歌
2015年3月上市的暴风集团,在40个交易日里,拿下36个涨停板,股价从发行价7.14元暴涨至307.56元,市值一度超过400亿元。市值和身价暴涨叠加扩张企图,冯鑫野心膨胀。
记者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到,对MPS的收购由冯鑫主导,找到这一令冯鑫兴奋的并购对象并大体谈妥之后,冯鑫开始着手从中资机构中寻找资本支援,与多家券商蹉商之后,最终光大资本跳入了MPS并购“圈子”,并与暴风集团成立浸鑫基金。
2016年5月,浸鑫基金完成了对MPS公司65%股权的收购。冯鑫在收购之后出任MPS的董事局主席。
据悉,冯鑫对收购MPS的完美打算是,借由2014年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政策之风,再叠加暴风集团上市之后,冯鑫所持股份市值大涨的有利因素,收购这家在冯鑫眼中“全球顶级赛事第一名”的公司,从而进军体育内容产业。以“全球赛事转播第一名”的噱头来讲故事,暴风集团市值还将上涨,MPS顺势装入上市公司,优先劣后完美退出,冯鑫除坐拥高市值外,还可进军全球顶尖体育俱乐部,各方多赢,皆大欢喜。
但事与愿违的是,2016年后A股二级市场急转直下,已不是当年暴风上市时36个涨停板的市场。除此之外,“风口”也突变,2017年,监管层面收紧了上市公司融资和并购的口袋,同时还对影视、游戏等轻资产类公司装入上市公司事件进行严监管。
2018年10月MPS总部所在地的英国伦敦高等法院做出裁决,判定MPS必须以资抵债偿还法网660万美元版权费,MPS进入实质性破产。2019年2月25日,浸鑫基金投资期限届满到期,MPS公司被宣布破产。
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一方面,海外方面,由于未与MPS原股东签定“禁止竞业协定”这一重大疏漏,MPS原股东另起炉灶。MPS原有的各大赛事转播权均面临到期,而冯鑫联合光大资本募来的52亿子弹已经打完,无力续约,且中资方面并没有熟悉体育赛事转播运作和资源的人才,MPS不得不破产;
另一方面,MPS资产无法装入A股上市公司,募来的资金无法套现,更紧迫的是,融资时与优先资金方签定的2+1年的期限眼见到期,再加上暴风集团股价大跌,冯鑫四面楚歌。
接近冯鑫的人士表示,几个“没想到”,令冯鑫痛心疾首,
一是没想到A股市场会冰火两重天;
二是没想到曾经眼中的“世界第一”赛事转播公司,会倾刻间化为乌有;
三是没想到在优先资金到期之前,MPS资产无法装入上市公司。
根据暴风集团的公告,光大资本的子公司浸辉投资及浸鑫基金基于此前与暴风集团和冯鑫签订的回购协议,要求后二者支付因不履行回购义务而导致的部分损失6.88亿元及利息,共7.51亿元。
而由此案引发的更多连环诉讼还在路上,包括但不止于招商银行诉光大资本履行差额补足义务,涉及金额34.89亿元。优先资金出资人之一华瑞银行也已向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请求裁决光大浸辉支付投资本金、投资收益、违约金、律师费、仲裁费等合计4.5亿元人民币。
除了金额庞大的52亿收购案,暴风与冯鑫多次深陷资产纠纷与股权冻结。
2016年3月,暴风发布公告,称公司拟通过定增和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稻草熊影业、立动科技、甘普科技的股权和团队,此次交易的总额约为31亿元人民币。同年5月,证监会叫停上市公司跨界定增,涉及互联网金融、游戏、影视、VR四个行业。其后,证监会发布《并购重组委2016年第41次会议审核结果公告》,公告显示暴风科技定增购买资产申请未获通过。政策的出台直接打破冯鑫在稻草熊“内容生产+暴风影业的分发制作+游戏开发业务”的图谋。
站到327.01元的高光时刻之后,包括冯鑫个人原因、公司战略布局过广、A股环境变化等因素聚合,致使暴风走势一路下行。2018年7月6日,冯鑫持有暴风集团部分股份被法院冻结,占其持有公司股份总数的4.65%。集团公告说明,此次司法冻结是因为中信资本以股权转让合同纠纷为由向北京朝阳区人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
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显示,冯鑫于2019年3月1日被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采取限制消费措施;3月12日暴风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19年3月8日被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法院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3月9日,法院已删除公司的失信信息,公司未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其后,暴风集团股东与高管数次减持股票,2019年4月27日,暴风集团公告称,一季报显示,公司股东人数比上期(2018年12月31日)减少929户,幅度为-1.33%。
天眼查数据显示,暴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自身风险367条,周边风险4678条,预警提醒400条。其中,暴风集团关于法律诉讼方面的警示信息上百条,“因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而被他人或公司起诉”高达195条,其他高风险信息包括多家子公司与投资公司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今年5月,媒体报道称,暴风TV向员工正式发出“遣散”通知,称由于融资进度问题,公司决定遣散所有员工。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员工聚集到暴风TV总部讨薪维权。欠薪之外,暴风集团在供应链与渠道方面仍有欠款,直接影响其产品推广与销售。
根据暴风集团财务报表,截至2018年末,暴风集团归属所有者权益仅剩2423万元。2019年一季度,公司继续亏损。2019年一季报显示,公司归母净资产只有684万元。净资产在零的边缘线上挣扎。
Wind资讯数据显示,冯鑫个人持有的暴风集团股权21.34%,已100%质押。
跌下神坛
很难相信现股价6.3元的暴风集团曾一路飙升至327.01元。
2015年,冯鑫如愿带领暴风影音敲响了上市的钟声,登陆创业板,成功上市后,更名为“暴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其后,暴风科技从7.14元的发行价发力,连拉29个一字涨停。直到5月6日午后,沪深两市跳水,暴风科技尾盘终于打开涨停,截至收盘,报157元,涨5.89%。
瞠目结舌的涨停之后,当时暴风科技总市值已经达到188亿元人民币,相当于5个迅雷,和优酷土豆32亿美元的市值接近。
“暴风科技的涨停,不知挑起了多少在美国和准备去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回归A股的热情。”一位美股分析师这样对记者说。
和丰满的股价相比,暴风科技业绩骨感:在股价疯涨背后,暴风科技已经共计发布10次“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及风险提示公告”,并在上市后交出一份亏损的“成绩单”。当时的暴风科技表示,主要原因是虚拟现实业务处于早期大规模投入阶段,导致公司一季度整体亏损。
连续涨停背后,暴风科技靠什么支撑百亿市值?是否泡沫过盛?暴风科技陷入巨大的争议。
在上市55天后,北京首享科技大厦里,冯鑫曾在接受独家专访时说, “上市之后,我回答得最多的两句话:一句是运气好;另一句是有好运气要好好地使用它。”
他说,自己在上市后,回到山西老家闭关十多天,“每天就是打坐、看书”,他还思考了未来5~10年一家公司长成什么样子,最后思考的结果是:从一家网络视频企业全面转型成为DT(Data Technology)时代的互联网娱乐平台。
伴随着转型,他当时对记者说,暴风还计划扩展国际化。没有料到的是,几年后,暴风集团因为海外并购失败,被光大浸辉和上海浸鑫发起诉讼,这成为了日后暴风走错的一步。
而对于暴风股价,他告诉记者:“最近每天都会看一眼”,此前自己从来没有炒过股,直到因为暴风上市才装了炒股软件,浏览股吧中的讨论。
不知此后的冯鑫是否保持了每天看股价的习惯。不过在两年后的2017年,和巅峰时248元/股相比,暴风公司的股价已经长期在40元/股左右。
暴风仍需证明自己。如果梳理财报,2015年上半年,暴风财报显示实现了扭亏,但利润下降七成。当时的原因主要在于公司销售费用、研发费用增长较快,以及股权激励和VR业务带来的亏损;到了2016年财报显示,亏损的业务从暴风魔镜变成了电视,前者已经被暴风拆分成为业务独立运营的公司,而暴风集团旗下硬件生产商、持股27.3%的暴风统帅(暴风TV主体)收入9.29亿元,亏损达到3.58亿元。
暴风集团2018年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1.3亿元,同比下降41.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0.9亿元,上年为5513.9万元,未能维持盈利状态。其中资产减值损失为7.68亿元。
其2019年一季报显示,该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7120.5万元,同比下降81.6%;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749.5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仅剩684.6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下滑71.75%。
舵手失职
大概率上,一家公司的方向与命运被握在创始人手中,比如暴风的冯鑫。
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人士表示,“冯鑫私下是个很好的人”,但谈到作为创业者与公司领导者,在战略布局上,他们大多言语模糊,有的直言其“不懂业务,不懂商业”。
2018年5月,冯鑫曾接受记者采访,当时是一场主题为“好好看一场电影”的暴风小魔投产品发布会,会后群访上,冯鑫连抽数支烟,直言该产品完全是基于其个人喜好而制造与设计的,“所以我对小魔投并没有什么回报的预期,做出来就是成功了。但我对他的盈利空间还是有预估的。”
冯鑫称,小魔投是独立的、并不包括在暴风TV 产品线内。话音未落,一位同事纠正称“小魔投确实是跟TV一条产品线的。”“哦,那就是一条产品线吧。”冯鑫附和称。
16年前的今天,人们因被非典困在家里,靠的是电影和游戏度日,暴风影音就此诞生。暴风影音最早研发者是周胜军,用了不到1年的时间,这款播放器便风靡PC互联网。当时的冯鑫,还在金山打工,从基层员工做起,他一路晋升至事业部副总经理。
直到2004年,冯鑫离开金山,据说曾在成都的山里钓了三个月的鱼,最终被当时求贤若渴的周鸿祎拉进了雅虎中国,出任雅虎中国个人软件事业部总经理。来到雅虎中国不久,第一单合同给冯鑫带来的震撼不小,易趣在3721地址栏里做了一句话的广告,一年180万元。要知道,在做软件的人眼里,这种没有太大技术含量的小插件就能带来巨大营收,带来的观念冲击天翻地覆。
然而仅过去一年,2005年,周鸿祎与雅虎中国分道扬镳,冯鑫从雅虎中国离职,开始创业。那时互联网史上第一波视频网站热刚刚萌芽。这一年,在大洋彼岸,美籍华人陈士骏等人创办了让用户下载、观看及分享影片或短片的视频网站YouTube;国内,因为“播客”概念萌生创业想法的王微创立视频网站土豆网,离开网易的周娟创立了56网,还有风行网、PPTV等视频网站纷纷成立,冯鑫也推出了创业项目酷热影音。
两年后,在蔡文胜的帮助下,冯鑫买下暴风影音,并与酷热影音进行整合,组建了北京暴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到了2007年,暴风影音超越微软Windows Media Player,成为中国视频播放器领域的老大。
但伴随着在线视频的崛起,以暴风为代表的生存空间一定程度被挤压。作为一家老牌互联网公司,从本地播放工具到在线视频、从PC端到移动端,视频行业格局在变,用户需求在变,但暴风影音迈出的步子却不够大。
最早,冯鑫曾坚称要去纳斯达克上市,但到了2012年,暴风已经出现在创业板的申报名单上。当时曾有接近暴风的人士告诉记者,两年前暴风影音就从海外架构引入了国内的投资人,变身成了国内架构。
此前,与暴风影音在模式、市场重合度等方面最接近的迅雷曾向美国资本市场发起冲刺,尽管已实现盈利,但一度还是以“欧债危机恶化和美国经济疲软导致资本市场冷淡”为由而取消IPO。
在历经撤离外资结构、变更上市地点后,直到2015年,冯鑫终于如愿带领暴风影音敲响了上市的钟声,登陆创业板,成功上市后,更名为“暴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然而,2015年年中每股327.01元的高光之后,暴风集团在资本与战略、业务等方面并无突出动作,伴随着A股市场的变化,暴风股价逐渐下行。冯鑫后来表示,因为自己的膨胀心态致使暴风布局VR、体育、TV等多个业务板块,忽略了团队持续孵化的能力以及资金需求。后知后觉的冯鑫也数次试图通过个人股权质押筹备资金,仅在2017年上半年便累计质押12次。
此前,冯鑫曾公开表示,“暴风走到今天这个地步,我不怪团队,也不怪A股的环境,也不怪我的任何一个债务人,也不怪任何一个帮我做业务的人,真实的是99.999%还是要怪自己。”不知听到这番话,被套牢的股民是否买账。
编辑丨陈秋实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