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账户里每月收支都是几万、甚至十几万,动辄到高档茶餐厅喝早茶,高谈阔论各种“项目”,却赖着欠款分文不还……7月31日,在法院对面餐厅喝早茶的“老赖”梁某壮,被南宁市江南区法院执行法官逮个正着。因拒不履行生效判决义务,梁某壮被处以15日司法拘留的处罚。
“有个叫梁某壮的被执行人,正在你们法院对面的餐厅喝早茶……”7月31日上午10时20分许,南宁市江南区法院执行指挥中心接到群众举报,发现一“老赖”行踪。10分钟后,执行法官来到梁某壮喝早茶的餐桌前。经过身份比对后,当法官向梁某壮宣读拘传决定书时,同桌及隔壁桌的客人感到十分惊讶,目瞪口呆地看着法警将正在举杯高谈的梁某壮带走,拘传至法院。
▲正在举杯高谈的梁某壮。
梁某壮是一起民间借贷纠纷的被执行人。2017年5月7日,梁某壮以资金周转困难为由,向朋友林某借款30万元,约定借款期限2个月。借款期限届满后,经林某数次催促,梁某壮仅偿还了9万元,余款21万元梁某壮却迟迟未能归还。2018年5月17日,林某将梁某壮起诉至南宁市江南区法院,法院判决梁某壮向林某归还欠款21万元,并支付利息。
▲梁某壮一个月微信的收支记录。
判决生效后,梁某壮仍不理不睬,林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经法院依法传唤,梁某壮向法院申报了财产,声称其除持有广西某投资公司50%的股权外,无其他任何财产。梁某壮还向法院承诺,2019年4月底向林某支付10万元,余款每个月支付1万元,直至还清所有欠款为止。可事实上,梁某壮每次都承诺月底还款,但并未有任何实际行动。当日,梁某壮大摇大摆到执行法院对面餐馆喝早茶,正好被热心群众举报,被法官逮个正着。
▲梁某壮被拘传回法院。
到了法院后,执行法官十几分钟问话,梁某壮来回只有两个字“没钱”。当法官问他有何还款计划时,梁某壮“保证”当日下午下班前会筹到2000元偿还,此后每个月还2000元。梁某壮还甩出一本一级建造师资格证,声称可“换钱”。
随后,执行法官责令其打开手机微信及支付宝检查,发现梁某壮每个月的微信收入及支出的款项均有数万元的流水进出,高峰时达到十几万元。梁某壮明明有能力却不履行义务,且违反限制消费令,到豪华酒店进行消费,执行法官遂作出对梁某壮给予15天司法拘留的处罚,并移送拘留所执行。
编辑|莫妮娜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