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来宾痴情汉苦守瘫妻十四年,易地扶贫搬迁圆“安居梦”

来源:来宾晚刊 发布时间:

“要是没有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我和妻子这辈子都住不上新房子。”7月30日,记者来到来宾象州县“老乡家园”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小区采访,受惠于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贫困户黄日宾在接受采访时数度流泪,他动情地讲述了他实现“安居梦”的经历。

凄苦生活,苦守瘫妻14年

黄日宾是寺村镇水站村人,他家的房子坐落于山边,泥墙黛瓦。由于家里没钱,房子年久失修四处漏雨,只能用篷布遮挡。每当刮风下雨,一家人都是提心吊胆。

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2005年,黄日宾的妻子突发脑出血导致中风,更让苦日子雪上加霜。黄日宾带妻子四处奔走治疗无果,前后耗费12万元,不仅耗空家底,还欠下一屁股债。没钱住院,他只能接妻子回家照料。

“天塌下来我给你顶着。”看着瘫痪在床的妻子,他不断安慰。而他对妻子这一照顾便是14年。期间,他不敢到离家很远的地方务工,生活一度陷入困境。他曾驱车到梧柳高速公路工地打工,每天来回4个小时的路程也动摇不了他早出晚归照料妻子的决心。

妻子瘫痪在床,自己不能外出挣钱。住房损坏得越发严重,几乎不能住人。家里如此破落,就连儿子也不愿回家。过年时,儿子只从年三十待到初一,初二便携儿媳和孩子逃难似的往娘家跑。“其实我都知道,房子太破吓怕了他们。”回想往日的艰难,黄日宾长叹落泪:“那时就想着能活下去就好,其他什么也不敢想。”

守得云开,易地扶贫搬新居

2016年底,在黄日宾咬牙苦撑之际,象州县推行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讯息传来,这让他看到了搬掉房子这座久久压在心头的大山的希望,他当即决定:去!一定要争取到搬迁的机会。

黄日宾拿着积攒半年的修路费,加上儿女的支持,他凑齐1.25万元入住“老乡家园”的资金。2018年1月20日是黄日宾终生难忘的日子,这天他从水站村危房搬出,住进象州县“老乡家园”易地扶贫集中安置小区,而且是“拎包入住”。

新居明亮宽敞,爱心企业送来棉被和大米,亲戚送来家具,搬迁的兴奋让黄日宾高兴得整夜睡不着觉。“我把迁新居的喜事告诉久卧病床的妻子,她无法正常说话,但却笑得开怀。”回想起当时的情景,黄日宾满眼泪水。

儿子一家也回来同住了,家里热闹起来,黄日宾真正感受到了家的温馨。他也和邻居渐渐熟络起来,平日里见面都亲切地打招呼,彼此常有走动,俨然一派敦亲睦邻的景象。

今年6月,黄日宾的妻子逝世。“我心里还是放不下她,下班了还是像以前一样赶回家。”他说,三十多年的夫妻情分让他难以释怀,家于他而言就是“定心丸”。

变身市民,就业保障续发展

“来这边最大的变化就是可以领工资。”黄日宾告诉记者,县扶贫搬迁工作小组和帮扶干部时常到家里回访,在得知他想在县城内求职的意愿时,经多方联系,最终帮他在其居住的“老乡之家”谋得门卫的差事。

“要是没有国家的好政策,我们哪可能过上这样的好生活。”在说到精准扶贫的好政策时,黄日宾再次落泪。他说,坐享政策优惠并非长远之计,还要自食其力谋发展。他计划申请小额扶贫贷款,利用业余时间把山里闲置的几亩土地种上树,“我现在还有力气,可以再努力一把,多挣点钱,让日子越过越好。”

编辑 | 陈程   实习生 覃晓翠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