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上万条档案信息,帮市民找回26年前的参保记录;创建志愿者队伍,带动就业1万多人……8月6日,全国人社服务标兵先进事迹巡回宣讲活动在南宁举行,来自区内外的5名标兵,讲述他们的先进事迹、动人经历。
▲宣讲活动现场。宋瑶 摄
2018年2月,为证明参保时间而跑腿一年的参保人范先生,来到广西社保服务中心服务大厅求助。范先生即将在当年8月退休,但此前,因原单位改制重组移交的档案清单中没有他的参保记录,他有两年的养老保险参保信息无法办理转移。这样,他的参保时间会“缩水”,直接影响退休后的待遇。
接待范先生的苏惠玲,是广西社保服务中心服务大厅的干部。当天,苏惠玲在电脑前忙碌了3个多小时、筛查了1万多条图片信息后,终于找到了范先生26年前的参保记录。
杨凤艳是柳州市柳南区劳动保障管理服务中心干部。2004年开始从事人社工作以来,她服务失业人员3万多人次,帮助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就业与再就业3000多人次。她还牵头组建了服务就业创业、劳动维权的“五色”志愿者队伍。该志愿队创建创业孵化基地17家,成功孵化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1300多家,带动就业1万多人。
当天,为大家进行宣讲的全国“人社服务标兵”,还有北海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干部何海梅、福建省福州市劳动就业管理中心干部鲍道榕,四川阿坝州小金县两河口镇劳动保障员金彩虹等。
编辑丨黄俏华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