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客运量401万人、货物量121万吨,到年客运量达到3.6亿人次、货运量15.3亿吨——这是广西道路运输行业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交出的一份答卷。
▲全国运游融合发展现场会代表考察阳朔旅游集散中心。
近日,记者从自治区道路运输管理局(以下简称“自治区运管局”)了解到,多年来,该局不断规范道路客货运输、国际道路运输、运输站场经营、机动车维修与驾驶员培训等方面的监管,指导公共汽车、出租汽车、轨道交通等城市客运发展,全区道路运输质量持续提升,道路运输业在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保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基础保障日趋完善
据介绍,新中国成立初期,广西仅有17辆客车运行南宁至柳州、柳州至长安(今融安)、桂林至荔浦3条客运线路,运输站点十分简陋,货物运输也以畜力货运为主。到“一五”后期,广西年客运量仅401万人、货物量121万吨,人们出行难和货物运输效率不高的问题突出。
经过70年的发展,广西道路运输站场布局从中心城市到县市区到乡镇,再到村落,已形成站点网络。截至2018年底,建成客货运输站场675个,其中汽车客运站632个,日均发送5.3万班次、63万人次。旅客出行舒适度不断提高,南宁市凤岭汽车客运站等一批综合客运枢纽站投入使用,农村客运站和便民候车亭遍布乡镇、村屯,改变了候车环境。
2018年,广西道路客运量达到3.6亿人次、旅客周转量351.1亿人公里,货运量15.3亿吨、货物周转量2683亿吨公里,在综合运输方式中所占比重分别为71.27%、42.99%和80.45%、53.84%,道路运输及相关业务经营业户27.6万户、从业人员102万人。
转型升级迈上新台阶
近年来,广西道路客运业积极探索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目前,全区已开通旅游客运班线41条,共建成14个高铁无轨站,开通17条高铁无轨站班线和28条机场直达快线,客运换乘更加便捷。
在城市客运布局方面,广西多元化公共交通服务体系逐步形成。柳州、南宁、桂林、贵港4市成为国家“公交都市”创建城市;南宁、柳州陆续开通快速公交(BRT);全区巡游出租汽车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融合发展;“桂民卡”实现与全国280个城市的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轨道交通由无到有,南宁地铁去年运营里程、最高日客流量分别达到53.1公里、90.8万人,位列全国城市地铁客流强度第7名。
在国际道路运输合作方面,目前广西在友谊关、东兴、水口、龙邦4个一类公路口岸,开通了南宁—河内等20条国际道路运输线路,以及中国桂林—越南下龙等3条跨境自驾游线路。2019年5月,大湄公河次区域(GMS)国际道路运输在南宁启动,广西国际道路运输迈向与GMS各国多边合作发展新阶段。广西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中国深圳经友谊关口岸至越南河内国际货运线路于去年9月运行,梧州—香港等桂港澳客运班线2018年常态化开行2376班次、运送旅客4.2万余人次。
全力推行惠民措施
根据国家、自治区近年来在打赢脱贫攻坚战、深化行业“放管服”改革等方面的总体部署,自治区运管局在利民惠民方面大下功夫,取得了明显成效。
自治区运管局全力推进建制村通客车工作,今年1至7月,全区新增通客车建制村307个,建制村通客车率达到93.45%。
此外,自治区运管局还引入科技信息手段为行业社会降本增效。广西成为全国道路货运驾驶员免费网络继续教育试点,使用该平台的道路运输驾驶员累计达到25.74万人次;推行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机构普通货车“三检合一”;二级以上客运站联网售票;道路运输IC卡电子证件的高速公路非现金储值功能为货运经营者减免通行费。通过一系列惠民利民政策,仅2018年,全行业企业和人员减少费用支出2亿多元。
编辑 | 褚瑞懿 实习生 袁于婷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