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是北海、防城港、钦州三地开海后第一个周末,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走访北海、防城港的海鲜市场发现,市场上的海鲜品种已经多了许多。不少老板称,开海第二天恰逢周末,当前价钱还相对较高,“想要吃到便宜又生猛的海鲜,还得再忍几天。”
▲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走访防城港海珍市场和企沙市场。
防城港
开海首日海鲜少,价钱前期仍较高
16日下午4时许,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来到防城港市较大的海鲜市场——海珍市场,发现已经已有不少游客。一名商贩刚刚从海边装笼捕了鱼虾蟹回来,摆上货架,就有五六人围过来挑选,其中花蟹80元/公斤,虾60元/公斤,乌子婆、沙尖鱼、小石斑等混成的杂鱼要40元/公斤,大条的要60元/公斤。没多久,鱼虾蟹就卖完了。
▲海珍市场内抢购海鲜的市民。
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在市场上还看到了金鲳鱼、石斑鱼、鲈鱼、虾、鱿鱼等海鲜,其中虾为60元/公斤,鱿鱼56/公斤,牡蛎70元/公斤,石斑鱼80元/公斤。摊主告诉记者,出海的渔船最快可在17日上午上岸,届时市场的海鲜定会更加丰富。
摊主还说,开海后一个星期内,价钱还相对较高,待到一周之后,价钱才会稳定下来,产品也将更加丰富。“想要吃到便宜而又生猛的海鲜,还得再忍几天。”
第一捕海鲜上岸,海鲜品种开始丰富
17日上午9时多,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再次来到海珍市场,此时的海鲜比16日已经丰富不少,刚捕捞上来的沙尖鱼和明虾较多,皮皮虾、花蟹相对较少。
一摊位老板称,16日出海捕捞的花蟹不算多,许多人都没有拿到货,当前市场上卖的是70元/公斤,“即便这两天货多上来,价钱也不会大减,毕竟才刚刚开海,买的人多。”
销售濑尿虾的老板陈女士说,她在自己的货源才买到几十公斤出海捕捞回来的濑尿虾,现已全部被订走,价钱80多元/公斤,“这两天的价钱比开海前还要高”。
在海鲜鱼的摊位上,摆满了红鱼、腊鱼、石斑鱼、鲈鱼、金鲳鱼等,老板称,这些都是养殖的多,开海后出海捕捞的野生鱼预计还要等三四天才能上岸。
在企沙镇,17日下午3时许,已有许多游客在码头等待抢购,虾蟹的均价在60-80元/公斤,鱿鱼40元/公斤,比开海前下降10元/公斤左右,游客拎着海鲜到大排档加工,每一份加工费用15元左右。
北海
同规格类型虾蟹,降价均接近一半
17日上午,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走访了北海市金葵市场、东海市场以及南珠市场等多个海鲜市场,发现部分销售海鲜的摊位备受市民青睐。
“最畅销的还是虾和蟹。”南珠市场一摊贩告诉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17日上午9时许,她摊位上的虾蟹已经售罄。直至当天下午2时许,前来市场挑选海鲜的市民仍络绎不绝。
▲北海市南珠市场内,一波又一波的市民抢购海鲜。
另一名摊贩告诉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海鲜之所以如此抢手,是因受开海影响,部分海鲜的价格出现大幅下滑。“8月10日左右,明虾的价格还是120元/公斤,而17日的价格已经降到60-70元/公斤。”
花蟹、冬蟹和红蟹等蟹产品降价也较为明显。据上述摊贩介绍,几天前,螃蟹的价格在100元/公斤左右,到了17日,60元/公斤的螃蟹随处可见。
该摊贩称,目前除虾蟹外,石斑鱼、花鲈和鱿鱼等鱼类海产品的降价并不明显。另外,白螺、花甲螺和扇贝等贝类产品的价格也比较稳定。
在本地市民抢购海鲜的同时,外地游客也纷纷想尝鲜开海后的第一网鱼。
梁女士在北海市外沙桥附近经营一家海鲜店,其消费人群主要为外地游客。她告诉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16日开海后,店里的客人一波接着一波。当天晚上,她店里的海鲜已经全部售罄。
17日一大早,梁女士赶紧派人去市场采购海鲜。据梁女士店内的一名采购员介绍,当天拿货时,同规格和同类型的虾蟹价格,降价幅度均接近一半。
编辑丨陈秋实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