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6月开始,为配合贵港郁江两岸综合治理PPP项目工程建设,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对遗址城墙基址进行清理。通过2个多月的考古发掘,大量汉至明清时期的遗迹遗物被发现,一段300多米城墙石基露出真容。
近日,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来到考古现场,考古工作人员指着发掘现场告诉记者说:“我们现在正在清理的是南城墙的东段,这段城墙此前被民居占压覆盖,位置走向一直不清楚,通过这次发掘清理,城墙的整体布局结构才显露出来。我们现在看到的最外面的这排石墙是清代修建的外城墙墙基,里面是宋元时期的夯土墙,从二者的关系看,至少从宋代开始,整个南城墙的布局就没发生过大的改变。”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贵港是秦桂林郡、汉代至南朝时期郁林郡郡治,唐宋元时期贵州州治及明清时期贵县县治所在地,建城至今已有2230余年历史。在近几年贵城遗址的考古发掘中,不仅发现了汉代的城壕及唐宋至明清时期的城墙,还发现了大量秦汉至明清时期的遗迹遗物。如此丰富且连续不断的文化堆积为广西目前所仅见,通过考古发掘材料和文献记载的相互印证,有效证实了贵港的建城历史。
考古队负责人谢广维告诉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这次发掘主要是对南城墙表面建筑垃圾进行清理,以便为后期保护规划及修复提供依据。在清理城墙表面建筑垃圾的过程中,还发现了非常丰富的遗迹遗物,时代从秦汉至明清都有,类别有灰坑、水井、柱洞、磉墩等几大类,而且这些遗迹都比较靠近大南门,对今后集中展示非常有利。如果把这些文物资源好好保护利用起来,不仅能够更好的展示贵港悠久的历史文化,而且对于丰富市民文化生活、提高城市文化品味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据悉,考古队仍在进行考古现场的发掘,下一步计划向西面扩展,力求把西段城墙找出。
编辑丨陈秋实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