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正式揭牌成立。作为上海对外开放的新窗口,新片区正有序建设。在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第34届年会期间,120余位与会嘉宾昨天(9月6日)“打卡”这一开放新地标。
▲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展示厅中,参观者通过VR感受临港“未来之城”的面貌。新民晚报记者 孙中钦 摄
一上车,就有嘉宾掏出手机,点开地图,询问身边的志愿者:临港在哪儿?离我们有多远?当听到临港新片区致力于打造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嘉宾连连点头。止不住好奇,又有人发问,临港有哪些大型活动?“金秋十月,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又将来到临港,包括40多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近70名世界顶尖科学家将汇聚临港。”车内,工作人员马上自豪地回答。
新片区之行的首站是临港集团,作为上海市国资委下属唯一一家以园区开发和配套服务为主业的国有企业,临港集团培育了“临港”“漕河泾”“新业坊”三大品牌。“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的建设中,我们承担了重要使命。”临港集团副总裁徐斌告诉来访嘉宾,“在上海陆地最东南角,历史的新画卷正徐徐展开——到2035年,新片区的区域生产总值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再造一个浦东。”听到此,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多位嘉宾围住徐斌,就临港的未来发展不断提问。
▲上海电气研发的重大装备走在世界前列。新民晚报记者 孙中钦 摄
“真漂亮呀!”车刚驶入上海南港码头,就有人惊叹。迫不及待地下车,戴上头盔,掏出手机来个“三连拍”,远方水天一色,近处吊机矗立。这个“最年轻”的码头,将在服务自贸区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国家战略中大有可为。年轻也意味着活力,上海南港已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整车分拨中心,并开辟了进口水果冷藏船国际定点班轮航线。上海电气是一家大型综合性装备制造集团,也是一家能源企业。来到上海电气展示厅,首先映入嘉宾眼帘的,是我国第一套火力发电机的核心部件。
“1953年,国内最强发电能力只有6000千瓦,而如今这个数字已经达到百万千瓦了。”这可喜的飞跃令嘉宾们连连点头称赞。讲解员告诉大家,在创新中崛起,上海电气已有了齐全的核电产业链。目前,上海电气承制的核电产品几乎覆盖国内所有核电项目。不少嘉宾还尝试提起核心部件——堆内构件。“好沉啊!”顿时笑声一片。
▲上海南港港区拥有12公里岸线,首期建成9个泊位,最大设计水深负11.7米。新民晚报记者 孙中钦 摄
前不久结束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无人驾驶是关键词。在临港,嘉宾们来到了开园不久的上海智能网联汽车综合测试示范区。
“这里可根据企业的不同需求提供33类功能场景,130项逻辑场景等测试服务。”讲解员话音未落,车内突然漆黑一片。“别紧张,这是我们打造的模拟隧道路段。”在核心测试广场,大家观看了博雷顿纯电动无人驾驶重卡的蛇形绕桩和自动泊位,围着博雷顿科技有限公司的讲解员,大家就无人驾驶技术,重卡的续航里程、使用场景、安全系数等主要问题连连发问。
另一边,多位嘉宾坐上无人驾驶重卡,亲身体验。“感觉怎么样?”大家很是好奇,“棒极了!途中安全员丝毫没有干涉重卡的自动驾驶。”
在临港展示中心,一幅幅照片带大家走进这片热土,了解她的过去,相信她的未来。嘉宾们戴上VR眼镜,坐上“临港”号时光机,在临港大学城、上海天文馆、上海海昌海洋公园、滴水湖等地标间穿梭。大家还来到临港新片区行政服务中心,了解“线上一次登陆,线下只跑一次,为您一次办结”的上海“店小二”精神。“不虚此行!”返程路上,大家意犹未尽。
编辑丨陈秋实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