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贵港市罗泊湾汉墓

来源:港北旅游 发布时间:

广西贵县(今贵港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珠江的支流郁江自西南向东北流贯全境。郁江两岸地面开阔,土地肥沃,交通便利,自古以来就是比较富庶的地区。

据历史文献记载,先秦时期这里是百越族群中的西瓯部族的聚居地区。秦统一岭南,设桂林、南海、象郡,贵县是桂林郡郡治所在地。秦亡以后,赵佗割据岭南,建立南越国。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平定南越,改桂林郡为郁林郡,贵县取名布山,仍是郁林郡郡治。自此以后直至隋代大业初年,布山作为郡治,前后达七八百年之久。

贵县历代作为地方一级政权的政治中心,经济繁荣,人口稠密,留下大批的墓葬。经调查,贵县县城周围有一个很大的古墓群。这个古墓群南起郁江,北到七里桥。西从今贵县糖厂起,沿风流岭、大公塘,经旧飞机场,迤东到罗泊湾、南斗村和铁路桥,分布范围南北2.5公里,东西7.5公里。在这个范围内,古墓群分布密集,连绵不断。有的古墓留有高大的封土堆,突兀于地面,象座座小山冈;有的古墓则无封土堆保存,只有在生产建设动土时才能发现。

1954年夏,黎(黎塘)湛(湛江)铁路工程开工,经过贵县,发现了汉墓,考古工作者配合铁路建设和贵县高中建校等基建工程,清理古墓四百余座,其中绝大部分是汉代墓葬。1963年2月26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公布贵县古墓葬群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至1988年,清理发掘汉墓500余座,出土各类文物1万余件。

罗泊湾在贵港市贵城镇的东面,自郁江向东流经市区向东北拐弯的一个大湾。汉墓葬群南起郁江,北到七里桥,西从贵县糖厂起,沿风流岭、大公塘,经旧飞机场,迤东到罗泊湾、南斗村和铁路桥,分布范围南北2.5公里,东西7.5公里。在这个范围内,汉墓分布密集,连绵不断。有的汉墓留有高大的封土堆。现尚见封土堆的还有44座;有的无封土堆保存,只有在生产建设动土时才能发现。1976年6月至11月发掘罗泊湾1号汉墓,出土文物1000多件。1979年4月至6月,发掘罗泊湾2号汉墓,出土文物120多件。广西区考古队主持发掘,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王冶秋等领导、专家到现场检查指导,并提议建设一座“贵县汉墓博物馆”。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到现场拍摄发掘、清理实况。上世纪七十年代贵县人民政府于南山脚下建设“贵县罗泊湾一号汉墓复原室”。出土器物陶、铜、铁、银、玉石、玛瑙、玻璃、竹、木、漆、麻、丝、车马器、乐器、兵器、木牍、木简、植物种实等。其中不乏国家一、二、三级珍贵文物。罗泊湾汉墓群是岭南地区同时期墓葬的代表,为了解和研究我国岭南地区在秦统一前后的经济、文化发展以及社会意识形态、民族的融洽、民间习俗等历史问题,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贵县罗泊湾一号墓墓主是中原人,是秦时划岭南三郡之一的桂林郡最高官吏,秦划岭南三郡的时间是公元前221年,在岭南地区来说,就是赵佗称王的南越国时期(公元前237年 -前137年 ),贵县罗泊湾一号墓在时间上与长沙马王堆汉墓相当或稍早于长沙马王堆汉墓,马王堆汉墓是长沙国丞相利苍和其妻辛追墓,是西汉前期,利苍死于呂后二年(公元前186年),辛追死于汉文帝15年(公元前165年)。


▼▼▼点击下方图片,观看更多港北区旅游资讯▼▼▼


编辑 | 陈程   实习生 李昱君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