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共享合作新机遇,共创美好新未来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16年前,首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南宁成功举办,开创了中国与东盟区域合作由战略对话向商务与投资互动、经贸合作共赢的历史性转变;16年后,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吐丝织锦,化茧成蝶,启用新模式,实现“季季有峰会活动、月月有峰会声音”,打造了一个更加广阔的中国-东盟高端政商对话平台。

▲东盟博览会、峰会给各地客商带来了良好的洽谈氛围。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邹财麟摄

蝶变升级,扬帆起航

在峰会的会徽上,十一道彩色弧线的组合既像一双充满力量的翅膀,又像一张充满希望的风帆,希冀中国与东盟各国在峰会这个合作发展平台上,诚挚协作、共谋发展。会徽上色彩变化由暗至亮,则预示着峰会年年岁岁各不同,一年更比一年好。经历了16年的成长,峰会贴合会徽的意蕴,正不断嬗变。第16届峰会更是化茧成蝶,在巩固擦亮、优化提升原有品牌活动的同时继续创新,成为“升级版”峰会。

今年,峰会实行年会与全年办会相结合的新模式,让峰会系列活动贯穿全年,实现“季季有峰会活动、月月有峰会声音”,共举办了17场活动。年会包括了印尼领导人与中国企业CEO圆桌对话会、中国-东盟商界领袖论坛等8场活动。着重通过论坛把产业、企业、项目有机结合,延伸价值链,提高附加值,增强品牌力,逐步形成“以会聚产、以会促产、以会兴产,最终达到产会融合”的发展模式,使每一个峰会论坛实现“三有”:有企业家“沙龙”,有产业对接,有项目洽谈。

如今,峰会已成为中国-东盟重要的开放合作平台,影响力越来越大。据统计,除开幕大会外,出席本届峰会系列论坛的演讲和签约重要嘉宾总人次达到200多人次,创峰会举办以来新高。

▲广西的农产品在盛会上创造商机。 东盟商家推销特色产品。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邹财麟摄

聚焦产业,助推发展

此次峰会牢记“商务与投资”的初心和使命,紧紧围绕服务战略,聚焦产业,书写合作发展大文章,着力推动陆海贸易新通道沿线国家和省区市加强产业合作。

在印尼领导人与中国企业CEO圆桌对话会上,印尼总统特使、海洋统筹部部长卢胡特与中国企业就电力、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汽车制造、有色冶炼等领域项目展开对话,帮助企业解决项目落地和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在中国-东盟商界领袖论坛上,中国、东盟政府部门领导人、企业家和专家学者就陆海新通道建设中的物流、港口、信息、金融、基础设施等领域问题展开对话交流。

第二届“一带一路”新经济发展论坛暨中国-东盟数字贸易枢纽中心、西部陆海新通道数字贸易枢纽中心启动仪式大会紧紧围绕新经济、新业态、数字贸易和数贸中心建设这个重点发表真知灼见,共同激发投资信心,促进产业发展。

围绕水果产业生产、精深加工、物流、跨境贸易、冷链运输等产业问题,中国和越南等东盟国家政府部门官员和专家学者展开务实交流。

为培育广西独角兽企业,服务瞪羚企业发展升级,峰会举办电视访谈“对话独角兽:融入创新时代 解读成长密码——中关村企业走向东盟”,京桂两地组织60名中关村独角兽、高科技企业代表和发展改革、科技、工信、人社、交通、住建等14个区直、市直部门进行交流,探讨中关村企业如何借助“南宁渠道”走向东盟,推动南宁高质量发展。

未来,峰会还将进一步拓宽与东盟、东亚工商界的合作渠道,助推相关发展战略的对接和谈判,促进“10+6”合作的延伸发展,带动域内国家广泛地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东博会、峰会举办期间,南宁盛妆打扮,迎接各方宾朋。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邹财麟摄

峰会取得10项务实成果

●推动中国和印尼在电力、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汽车制造、有色冶炼等领域项目合作,共计185亿美元;

●审议通过《中国-东盟商界领袖论坛轮值主席制度备忘录》,确定下届轮值主席;

●发布《中国-新加坡工商界共商共建共享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倡议》;

●签署《“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省区市贸易投资合作行动计划》;

●启动中国-东盟数字贸易枢纽中心、西部陆海新通道数字贸易枢纽中心项目;

●促成45个项目数字产业项目入驻南宁华南城,合作金额约200亿人民币;

●促成一批北京中关村独角兽企业与广西方合作项目落地。实现10个合作项目落地,推动10个广西瞪羚企业加速成长计划实施;

●成立广西国际商会跨境贸易委员会;

●启动中国-东盟跨境物流管理平台;

●启动中国-东盟水果供应链管理平台。

▼▼▼更多东博会资讯,请点击图片观看▼▼▼

编辑丨莫妮娜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