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风雨同行70年,广西税企携手织壮锦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税务部门一直与我们风雨同舟。”近日,在谈及税企关系时,不少广西纳税人表示,新中国成立70年来,税务部门助力企业闯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从1949年到2019年,70年沧桑巨变,70年风雨同行,广西税企携手织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美丽壮锦。

▲税务人员在苍梧六堡茶业有限公司茶园了解茶叶生长情况,并向茶农宣传税收优惠政策。梁志成  摄

金秋时节,漫步于桂东南云雾缭绕的茶山,跃入眼帘的是茶农繁忙采茶的身影……如果沿着时间的足迹回到70年前,这里又是另一番景象。解放初期,物资紧缺,有上千年产茶历史的六堡镇,茶园、茶厂已寥寥无几,山坡上杂草丛生。1978年,国家鼓励支持乡镇企业发展,苍梧县税务局响应号召,筹措资金向由供销社管理的六堡茶场提供了10万元无偿借款,帮助其购置干燥机、传输带等生产设备,并购买了一辆解放牌汽车用于将毛茶运输到梧州市里加工。

如今,当年的六堡茶场已改制为苍梧六堡茶业有限公司,产制的“苍松”牌六堡茶名扬海内外,厂长蒋朝晖回忆起这段往事时表示,“这可以说是产业扶贫的早期实践,这些年,税务部门的关爱如同甘霖滋润着茶乡深处的‘苍松’茁壮成长”。

70年来,税务部门对企业的关心和支持远不止于此,通过依法优化税收制度体系、完善税收征管流程、提升纳税服务质效,税务部门撬动了实体经济创新创业的内在动能,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强有力的依靠。

在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总经理黄卫平的眼中,从提供办税绿色通道、按需供应发票、依法简化出口退(免)税手续,到点对点开展纳税宣传,辅导企业顺利推进资源税改革、享受增值税改革红利,企业每一步的发展都与国家政策的支持、税务部门的热心服务是密不可分。为助力企业“轻装快跑”,税务部门每年都会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为企业介绍适用的减税政策、解答涉税热点问题,给企业发展提供政策解读和中肯建议。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陆玉明回忆,上世纪90年代初公司改制时,涉及到很多资产的转移更名问题,税务人员加班加点上门手把手辅导,为玉柴的改制工作节省了费用、加快了进度。“得益于改制的成功,玉柴产品品种趋于多样化,内部管理由粗放转为精细,经济效益持续增长,改制后,一场场减税‘及时雨’,又让玉柴在一次次转型升级的节骨眼上降下了成本,最近的4年,玉柴共获得税收优惠近2亿元。”陆玉明开心地说。

▲贵港市港北区税务局干部走进贵钢生产车间,了解生产经营情况并为财务人员辅导税收新政策。刘映 摄

企业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能耗、优化产品质量,最需要解决的是资金问题。广西贵港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始建于1958年的广西贵县钢铁厂,在企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市税务局一把手亲自挂点辅导,帮企业算好“减税账”,为企业“扶上马、送一程”。

集团董事长蒋耀生表示:“减税降费‘大礼包’打通了我们的技改之路,利用享受税收优惠获得的资金,我们更新设备、创新技术,加大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投入力度,进行全产业链变革和重构,打造绿色发展模式。”如今,在广西,地铁、高架桥等市政工程中所用的钢材,很多都来自于贵钢集团。

70年弹指一挥间,一批批优秀企业与税收事业同成长,又运用税收“红包”反哺社会。

广西林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黄超是税务部门的“老朋友”,亦是“老战友”,根据日常经营中遇到的、见到的难题,她积极为税收事业的发展建言献策,近年来,她关于营改增补充政策和社保费划转的建议被国家采纳,推动了税收红利惠及到更多的企业和个人。

天峨县林朵林场始建于1955年2月,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明确对农业生产者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林朵林场率先推出“林场+农户”的模式,鼓励农户将自有土地以及荒坡租借给林场用于树木种植、树种培育等项目,不仅鼓了农户的腰包,同时也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广西人民出版社办税人员陆玉梅说:“税务部门针对各行业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让我们得到了新的发展。今后我们会继续致力于讲好广西故事、传播中国声音,面向东盟推出更多更好的文化作品。”

编辑丨陈程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