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4日下午,有涠洲岛渔民在附近海域发现,两头体型庞大的布氏鲸在海面上张开嘴巴捕食。此前,该海域已多次出现鲸群,但出于保护及安全等目的,当地已发出倡议,劝诫游客不要擅自乘船到鲸鱼出没海域观鲸。
渔民偶遇双鲸捕食
10月4日下午2时许,几名出海的涠洲岛渔民在海面上发现了鲸的踪影,当时渔民们正在返回涠洲岛途中。据称,鲸群出现的海域在斜阳岛往西南方向约48公里,海面上远远浮动的“黑影”引起了渔民的注意。“起初还以为是渔船。”一名目击渔民告诉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缓缓靠近后,才发现两头鲸在海面游弋。鲸不时作出探头、亮背脊、摆尾等动作,让渔民大饱眼福。
▲10月4日,涠洲岛渔民拍到正在捕食的布氏鲸。受访者供图
据目击渔民称,他们乘坐的快艇长约9米,而两头鲸比快艇还长,“长度大约有11米”。为不惊扰鲸鱼,渔民乘坐的快艇在鲸群外一段距离停了下来。
根据该渔民提供给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的一段视频显示,两头鲸多次浮出水面,捕食海上的小鱼,场面壮观。
▲两头布氏鲸同时张开大嘴捕食。受访者供图
当地已多次出现布氏鲸
10月5日,经广西科学院陈默博士对比识别,发现4日出现的两头鲸中,其中一头鲸鱼去年也在涠洲岛和斜阳岛附近海域活动和捕食。“这证明涠洲岛和斜阳岛水质适合鲸生活;同时也证明每年8月份到次年4月份,是鲸在涠洲岛和斜阳岛频繁活动的集中时节。”
▲该海域曾多次出现布氏 鲸的身影,图为去年中秋前拍 摄到的布氏鲸。陈默/摄
陈默告诉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上述两头鲸都是布氏鲸。布氏鲸在同一时段和同一海域频繁出现,说明生活较有规律。
去年中秋节前,当地渔民和游客也在涠洲岛海域发现多头布氏鲸活动,被网友戏称“鲸鱼也来涠洲岛过节”。
实际上,去年3月以来,涠洲岛渔民及游客多次在海岛附近海域发现鲸的活动迹象,引起国内外媒体的关注。涠洲岛旅游区管理委员会邀请国内相关研究机构跟踪相关信息,着手开展科研考察,弄清鲸的物种、生活习性和海洋环境状况。经国内多家权威机构专家认定,涠洲岛海域所发现的鲸群,是迄今为止中国大陆发现的首例近海岸分布的大型鲸类生活群体。
▲图为布氏鲸正在捕食。受访者供图
鱼虾丰富引来鲸群
今年6月,广西科学院、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和北部湾大学联合组建了广西水生生物联合实验室,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人力和科技支持。
据专家介绍,鲸类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顶级捕食者,也是海洋生态系统健康与否的指示物种。布氏鲸生活在涠洲岛附近海域,说明该海域生态系统比较健康,食物链比较健全,适合鲸类生存。专家认为,涠洲岛内的斜阳岛附近水域食物资源丰富是鲸群出现的主要原因。当地有鲸群喜爱的青鳞鱼,还有青鳞小沙丁鱼、圆吻海鰶、勒鱼等鱼群。此外,渔船相对较少是另外一个原因,斜阳岛附近渔船不多,且都是小型渔船,对鲸群食物资源的竞争较小。
由于鲸鱼活动频繁,此前,涠洲岛旅游区管理委员会曾联合北海多部门发布了《涠洲岛鲸鱼保护及维护海洋生态环境倡议书》,呼吁各界共同爱护鲸鱼生存环境。
据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了解,广西水生生物联合实验室有关专家将于近期上岛,就此次出现的鲸鱼品种、活动规律等问题展开进一步信息收集和研究工作。
(本文视频及照片均为涠洲岛岛民提供)
相关链接:
围观!北海涠洲岛海域再现“鲸出没”,此处或有常年活动鲸群
直击北海涠洲岛海域鲸群,鲸鱼个体识别已超20头
编辑丨刘冬妮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