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独居老人害怕突发疾病无人在旁,近六成子女以电话表关心

来源:南国早报 发布时间:

重阳节,老人最希望得到什么?也许不是贵重的礼物,而是简简单单一个电话、一句问候,或者儿女能回家吃顿饭,让老人感受到关心与陪伴。(点击下方文字,了解独居老人现状)

老人独居渴望身边有人照应,微薄收入难以负担医疗费用

部分独居老人可享受1200元养老补助,未来5年还将出台新政策

近日,南国早报通过网络问卷的方式,对独居老人及年轻人如何看待老人独居等问题进行调查。

子女3个以上,独居时间最长

参与调查的41名独居老人中,51.22%的老人年龄在60~70岁,31.71%的人为71~80岁,另有17.07%的人在80岁以上。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这些老人中,除了没有子女的老人,子女在3个以上的老人独居时间最长:约91.67%的老人几乎每天都是自己一个人,另有8.33%的老人每周独居时间为3~6天。有两个子女的老人中,每天独居的比例为66.67%,每周独居时间为3~6天的比例为22.22%。

调查显示,独居老人的身体状况总体良好。41.46%的老人身体健康,生活完全能自理;41.46%的老人有一些慢性病,生活基本自理;但也有9.76%的人部分日常生活不能自理;7.32%的老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中,亲人或子女每天都会探望或打电话。

最担心突发疾病无人帮忙

根据调查,46.34%的老人,每月子女、亲人探望或打电话的频率只有一两次甚至更少;约三成的老人,子女、亲人探望或电话的频率为每周一两次;只有约两成的老人每天都接到子女或亲人的电话。

80.49%的受访老人认为,独居生活最大的不便在于担心突发疾病时无人帮助,12.2%的老人最难忍受的是孤独感。此外,少部分老人觉得经济困难或其他方面有困难。

日常生活中,独居老人觉得最吃力的是外出就医,58.54%的老人有此需求;53.66%的老人希望有人帮忙打扫房屋;46.34%的老人在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上有困难。此外,在买菜做饭、上下楼和清洗衣物方面,需要帮助的比例分别为34.15%、29.27%、21.95%。

独居老人最需要哪些方面的帮助?调查显示是陪伴与关心,这一需求达到78.05%。此外,46.34%的老人希望能组织参加文体休闲活动。另有约三成老人希望获得经济资助,仅一成多老人希望被送进养老院。

近六成人通过打电话关心老人

在现代人如何看待独居老人的问题上,有138人参与问卷填写,其中女性占68%。从参与调查的年龄段来看,31~40岁的人最关注独居老人问题,占调查人数40.58%。此外,18~30岁的参与者约占25.36%,41~50岁的参与者占19.57%,年龄在51~60岁的参与者为14.49%。

从参与调查的人来看,42.75%的受访者家中有独居老人。这些人中,超过一半的人每月探望老人的频率不到一次,每月能探望老人一两次的占20.3%,一周至少能探望一次的为25.4%。

调查显示,一部分人对老人不够关心。与老人居住在同一座城市且距离较近的人中,约18.8%的人探望老人的频率每月不到一次,另有18.8%的人平均每月探望老人一两次。如果与老人住同一座城市但距离较远,近四成的人平均每月探望老人的频率不到一次,仅有27.8%的人能做到每周探望老人至少一次。

打电话是现代人关心老人的主要方式,近六成的人选择用这一方式。也有35.6%的人是行动派,选择上门探望、陪伴老人,另有约5%的人通过购买保健品等老年用品表达对老人的关心。

送养老院不再与“孝与不孝”挂钩

对于把老人送到养老院养老,约一半的人认为不涉及孝与不孝的问题,单纯只是个人的选择;4%的人认为送老人去养老院是儿女不孝,只为自己轻松,不为老人考虑;19.5%的人认为这是孝顺的行为,可以让老人与同龄人生活和交流;约25%的人认为居家养老有不便之处,无奈之下才送老人去养老院。

当年轻人老了,期待怎样的养老方式?约三成受调查者选择在生活能自理时与老伴居住或独居。其次是希望在社区内养老,这一比例约为24%。另有19.6%的人希望家庭与社会能共同参与养老。此外,有13%的人希望与子女同住,居家养老;9.4%的人希望到养老院,“人多不寂寞”。

民政部首批专业社会服务领军人才、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师周文栋认为,调查数据基本符合现代人的看法。从以上两个问题可以看出当今社会养老方式的多元化,过去人们会把老人送去养老院跟“孝与不孝”挂钩,现在已经淡化了这一联系,更多只是个人的选择。周文栋提醒,选择什么样的养老方式,跟人们的经济条件也有很大关系。

生活习惯差异大值得思考

关于为什么子女不与老人同住的问题,60岁以下的受访者认为,主要是客观原因。比如,近六成的人称因工作分居两地,近三成的人认为房屋面积小无法满足同住。但也存在一些主观原因,约35.6%的人承认两代人生活习惯差异过大,约11.9%的人表示与老人有矛盾,另有约5%的参与者直接表明不愿意照顾老人。

独居老人在填写为什么独居的原因时,29.27%的老人表示不愿与子女同住,26.83%的老人表示因为子女在外地工作。也有9.67的老人表示,子女等其他亲属不愿意与自己同住,而受住房小等家庭条件限制的占7.32%。在为什么子女不愿与老人同住的问题上,51.22%的老人认为住在一起不方便,46.34%的老人认为彼此生活习惯差异大。

周文栋说,当今社会变化快,年轻人与上一辈的价值观、生活习惯相差太远,彼此没有共同话题,“如何处理好家庭关系,值得人们思考”。

来源丨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蒋晓梅 罗暘

值班编委丨罗锐

值班主任丨陈韶烽

值班编辑丨韦煜楹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