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从业32年,他见证广西社保成长壮大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1987年,他进入新组建的单位,办业务靠一个算盘、一支笔,参保的人积极性也不高;2019年,他即将退休,诸多社保业务已经实现全区数字化协同经办,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也从几十元涨至2018年的2468.4元。他是自治区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一级调研员覃德波,从业32年,见证了广西社保从小树苗长至参天大树的过程。

▲20世纪90年代末,南宁市企业退休人员领到养老金发放通知。图片来源:《广西通志》

会计转行

做了社保经办员

1986年10月,国家推行劳动用工制度改革,企业用工出现了劳动合同制的模式,一名劳动者可能会先后在多个企业工作。劳动者退休后,如果由他退休前所在的企业承担退休金,这个企业可能不愿意。为做好保障工作,国家建立了劳动合同制工人社会保险制度,各地也建立了专门的机构,管理、经办该项业务。

1987年6月,在其他单位做会计的覃德波,调到了南宁市社会劳动保险事业管理所,转行做了一名社保经办员。由于是新业务,社保怎么建台账、流程怎么走,都得从零开始。然而,当时覃德波和同事手上能用的工具,只有一个算盘、一支笔。今天极为常见的计算器在那时都是宝贝,每个单位只能分到一两个,新成立的南宁劳保所自然没有。

覃德波拿起笔和纸,写了一个包含许多参保项目的小册子并批量付印,作为参保手册,又参与拟定了南宁市统一的业务流程、材料清单。

“所有的工作都是人工做,办业务的速度比较慢。”覃德波说,经常是企业办事人员拿来材料往桌上一放,第二天再来拿办结材料。经办员的工作量也很大,常常打算盘、做材料做得头晕眼花。

覃德波还记得,因社保由各地区组织统筹,全区十多个地市用的账本不统一,给业务办理带来困难。1989年1月,覃德波调到自治区社保局(现自治区社保中心)工作。有感于账本乱象,他推动自治区社保局设置了统一的账本,分发给各市、县的社保经办机构使用,账本乱象因此改变。同时,覃德波还设计了统一的经办流程、材料清单,引导各地使用。这些做法为后来社保系统开发统一的办公软件和信息的数字化打下了业务基础。

▲20世纪80年代,南宁市劳动合同制职工退休养老保险卡片。南宁市人社局供图

所领导动员企业参保吃闭门羹

1988年,南宁市开始实行国营企业固定职工退休费用社会统筹制度,企业按规定缴纳社保费,企业的固定职工退休费用由社保经办机构拨付。当时,南宁市一家有数百名工人的国营工厂,以各种理由拖延缴纳社保费。当时的南宁劳保所领导带队到访,想找该厂领导做工作,动员他们参保并按时缴费。但是,劳保所领导吃了闭门羹,厂领导并没有露面。

覃德波说,他参与了这次动员,此事件在当时比较典型。那时候新改革刚开始,大家认识不足,自我保障意识也不强。大部分的合同制工人都是年轻人,对几十年后的养老问题也不上心,参保不积极;许多企业因为要掏钱,也不愿意配合。

12年后,覃德波参与处理另一个企业的资产重组事项,深刻感受到给职工参加养老保险的重要性。他说,在以前,许多国有企业职工的养老靠企业发放退休金,效益好的时候有保障,效益不好时就难说了。

2000年前后,某大型国有企业因为经营困难,不能按时足额发放职工工资。然而,该企业还有8000多名退休职工的退休金需要发放,包袱很重。后来,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该企业进行政策性关闭破产,退休职工的养老金由社保基金负责发放,企业的优质资产则进行重组。

因为该企业多年前一直在给在职职工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此次转接很顺利。该企业也得以轻装上阵,重组后上马潜力项目。没过几年,该企业就成为所在市的纳税大户。

“以前,劳动者常年在一个单位或者一个企业工作,流动性不大。”覃德波说,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让劳动者放心地流动到更合适的单位和岗位上,不用担心养老问题,客观上增加了人才流动性,提升了社会活力。就企业来说,退休职工养老的包袱剥离出去,也可以轻装上阵参与市场竞争。

计算养老金再不用依靠算盘了

从1987年起,覃德波一直从事养老保险业务工作,后来成为自治区社保局养老保险处负责人,如今退居二线。从业多年,他经常在各类场合介绍社保政策。

▲现在,养老金早已由计算机核算,图为覃德波(左)在养老金核算岗查看数据。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刘冬莲摄

有一次,在跟朋友的闲聊中,他劝在场的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没想到听众里有一个大老板,对方马上不客气地说:“那点养老金,能顶什么用?”过了许多年,覃德波的朋友告诉他,那个大老板后来遭遇了多种变故,上了年纪还得靠打工维持生活,夫妻俩的财产只剩下一座小户型的房子。因为没有养老金,生活很窘迫。

覃德波说,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广西人参与社保的意识越来越强烈,社保覆盖的人群也不断扩大,保障水平不断提升。

覃德波表示,当前,我区建立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覆盖了城镇职工、城乡居民以及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等几乎所有人群。从2014年10月起,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也开始缴纳养老保险,将逐步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并轨。1990年底,全区仅22.48万名劳动合同制工人参加养老保险。到2018年底,全区已经有825.88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1889.62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广西企业离退休人员的月人均基本养老金,也从上世纪80年代的月平均几十元,涨至2018年的2468.4元。至2019年,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已经连续15年调整上涨。新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也随着社会平均工资的提升而水涨船高。

如今,广西社保的许多业务信息已经实现数字化,大量业务可实现多市乃至全区协同经办。当年用算盘为别人计算养老金的覃德波,也将迎来退休生活。他退休后,他的养老金将由办公系统瞬时计算出结果,领取养老金年度核验等许多业务,在手机上动动手指就可以完成。

编辑 | 黄俏华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