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探秘城市黑臭水体处理全过程,南国早报小记者团走进沙江河整治项目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曾经的臭水沟如何变成家门口的公园?自家每天的生活废水又如何“变废为宝”?10月19日,由南宁市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指挥部主办的“治理黑臭水体 守护幸福家园——沙江河整治项目市民宣传暨北京排水集团第九届客户服务月南宁开放日”活动举行,50余组南国早报小记者团亲子家庭探秘南宁市沙江河流域综合整治PPP项目,“零距离”感受黑臭水体治理成果。

此次活动由北京排水集团南宁公司、南国早报小记者俱乐部、南宁市兴宁区教育局、南宁市沙江小学共同承办。

清水奔流、美人蕉摇曳、鱼群嬉戏……当天上午,小记者们刚下车,便被沙江河沿岸的美景吸引。但两年前,这里却是一条“臭水沟”。

讲解员告诉小记者们,沙江河是邕江内河竹排江上游的右支流,污染严重,水质很差。2017年9月,沙江河域综合整治PPP项目开工建设,项目包括了新建污水处理厂、修复河道景观、铺设防汛道路等。不到两年时间,长达8.6公里的沙江河整治完毕。

“污水是怎么变清的呢?”看到眼前的美景,小记者们不禁提出疑问。带着问题,讲解员将小记者们带到了广西首座全地埋式污水处理厂——沙江河污水处理厂。原来,沙江河域综合整治PPP项目对沙江河流域所有的污水直排口进行了截流,然后通过地下管网,统一将污水输送到沙江河污水处理厂进行净化。

在预处理区,小记者们看到了粗格栅、细格栅如何过滤垃圾、泥沙;在MSBR生物池区,小记者们了解了水中有机物的分解;在沉淀池旁,小记者们惊叹污水正逐渐变得清澈……参观中,小记者们不时拿出笔,一边提问一边做笔记。小记者陈禹霏感叹说,原来污水处理那么复杂,要花费那么多人力物力,今后在生活中一定要保护环境,节约用水。

不过,最让小记者们感兴趣的,是沙江河污水处理厂的空中花园。与其他污水处理厂不同,从上空俯瞰,这座处理厂的屋顶有花有草,有桥有亭,是座空中花园。花园水池里的水、浇灌植物的景观用水都是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循环利用的“再生水”。真正的厂房,就在花园底下,减小了污水处理厂排放噪声、气味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结束了污水处理厂的参观,小记者们来到体验区,“零距离”接触黑臭水体治理“黑科技”。可替代人工下管网检查的机器人、紫外线固化车、刮泥机……小记者穿戴起专业设备,操作起机器人,玩得不亦乐乎。有感而发的小记者则来到涂鸦区,拿起画笔,在白T恤上画下心中美好家园的画面。

“活动很有意义,孩子学到科学知识,还能加强环保意识。”当天,不少家长也纷纷为活动“点赞”。一位家长表示,通过活动了解了污水处理的来龙去脉,这不仅给孩子,也给自己上了一堂生动的现场课,增强了自己的环保意识。“希望今后还能多举行一些这样的科普活动。”

编辑丨刘冬妮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