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2019年广西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人才目录》,确定了16个行业、214个急需紧缺岗位。该目录具体掌握我区重点产业、重点领域(行业)对紧缺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找准重点产业和重点领域(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对我区引进急需紧缺人才的规划制定、政策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引导解决人力资源供需结构性矛盾。
发展机遇急需人才动力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黄学军介绍,今年广西首次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广西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人才调查工作,通过调查分析,编制了《广西壮族自治区2019年度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人才目录》,确定了16个行业、214个急需紧缺岗位。
在产业类别上,细分为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制造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大健康产业、广西传统优势产业(糖业、铝业、机械、冶金、食品加工等)、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保护产业、文化创意、医疗卫生、现代服务业、教育、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农业等16个广西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
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建筑业以及大健康产业岗位占比排前三位。
多个重点行业人才紧缺
在分析要素上,主要包括了岗位名称、岗位类别、专业要求、年龄范围、学历要求、相关经验、任职要求、人才紧缺类型、紧缺度等九个要素。其中,在紧缺度上根据单位拟定招聘计划的时间长短和需求人数等来进行评定,依次分为五个等级,用“★”表示,★越多紧缺度越高。
214个急需紧缺岗位中,专业技术类人才需求最为迫切,占比达到82.71%,管理类和技能类人才需求较少,占比分别为13.08%和4.21%。
比如从人才紧缺程度上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中的智能化工技术总监、结构工程师;智能装备制造产业中的机械设计师、机械化装备研发工程师;医疗卫生产业中的产科医师、妇科医生等的能力紧缺度达到5颗星。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中产品经理、深度学习工程师;节能环保产业中的环保类高级项目经理、主任设计工程师;新材料产业中的模具设计制造师;大健康产业中的职业药师、植物栽培育种研究员等的供给紧缺度均达到5颗星。
建筑业中的工程造价成本总经理、投融资管岗;教育业中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师、轨道类和铁路类教师;现代服务业中的新媒体制作、投融资部经理;医疗卫生产业中的耳鼻眼口科医师、放疗科医师、重症医学医师等的数量紧缺度均达到5颗星。
在急需紧缺人才的专业需要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生物工程、材料及化学等相关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类、车辆工程等六个专业需求最大。特别是涉及大数据、智能化、先进技术等领域的人才需求较为迫切。
本科学历需求量仍占主流
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在招聘会上发现,虽然很多企事业单位对于硕士、博士等人才的渴求,但是主流招聘人才仍以大学本科为主,而在目录中也显示,在学历需求上,本科学历需求量最大,占比达68.69%,其次为硕士研究生占比17.76%,大专学历占比9.35% ,博士研究生占比4.21%。
比如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29个急需岗位中,对于本科学历要求的有24个;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保护产业、文化创意的急需岗位均为本科学历;智能装备制造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本科为主。
在这些急需岗位中,医疗卫生、教育业对学历要求比较高,其中体现在医疗卫生中的产科医师、妇科医生、康复科医师、口腔医师均要求硕士以上学历;教育业中的8个急需岗位中有7个岗位均要求硕士或博士以上学历。
在年龄分布层次上,急需人才以31-40岁之间为主,占比达到40.65%,其次是22-30岁,占比是36.92%。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人才目录▼▼▼
编辑丨陈程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