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本周开始,不少经过民族大道园湖路口的市民发现,该路口交通组织有了新变化:红绿灯放行方式和导向标志和以往不同,而且还增设了3个非机动车待行区。
▲航拍民族大道园湖路口路况。
11月12日,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从南宁市交警部门获悉,为缓解交通拥堵状况,南宁市交警于近期完成了对南宁民族大道园湖路口的交通优化工作。
▲道路优化后,该路段车流拥堵状况得到有效缓解。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邹财麟摄
变化一:路口新增一条直行左转共用车道
上班经常路过民族大道园湖路口的郭先生向记者反映说,11月11日,他驾车经过该路口惊喜地发现,该路口的园湖路上南北两个方向,各新增设了一个直行左转共用车道,通行效率比以往快了许多。
▲园湖路往南湖隧道方向增加一条左转直行车道。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邹财麟摄
以前,园湖南路南往北进入民族大道处有4股车道,设置了两个左转车道,两个直行车道。但从南湖隧道出来经过民族大道园湖路口左转进入民族大道的车流量特别大,直行的车辆反而不算特别多,这样就造成园湖路方向的车辆一直排长队,时常发生拥堵。另外,从园湖北路出来左转进入民族大道的车流情况也是一样。
不少市民为了赶时间,只好直行一段路,先过了路口,然后再掉头往民族大道走,这样就浪费了不少时间。
11月12日早高峰时段,记者来到路口实地查看体验,交通调整后,园湖路的交通拥堵得到有效缓解,出行比以往通畅了许多。
交警提醒,驾驶员请注意观察地面上的引导标志,提前选择好导向车道。
变化二:新增设3个非机动车待行区
还有个新变化对于电驴一族来说,比以往安全、快捷了不少。
交警部门分别在园湖路南往北(往东葛路方向)、园湖路北往南(往南湖隧道方向)、民族大道东往西(往民族广场方向)路口增加了三个非机动车待行区。在等候信号灯时,电动车可以提前进入待行区进行“蓄水式”放行。待绿灯一亮,电动车就可以立刻驶出,减少了与机动车的干扰,避免堵在路口。
▲民族园湖路口增加三个非机动车待行区。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邹财麟摄
据交警部门介绍,在改造之前,早晚交通高峰期时段,南宁市民族大道园湖路口的电动车从斑马线前的停止线反排到了后方的辅道上,导致右转的机动车无法通行。这样的改造充分利用了道路的空间,让出右转车道,提高了通行效率。
变化三:园湖路红绿灯放行方式有变
记者现场走访发现,这次交通组织调整,园湖路红绿灯放行方式也有了新变化。该路口位于园湖路上的南北两个方向分别最近采取了“全相放行”方式。也就是说,当北往南方向放行时,直行与左转同时放行;南往北放行时,直行与左转也同时放行。
而之前园湖路采用的是南北同时左转,然后再同时直行的方式放行。现在先放行园湖路南往北,随后再放行北往南。
▲电动车车手正在路口等候。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王艳群摄
交警特别提醒说,非机动车骑手在通行民族大道园湖路口时,一定要注意观察指挥通行的信号灯,电动车必须按非机动车信号灯行驶。
如果在交通平峰期时段,园湖路直行车流压力不大的情况下,非机动车还是有机会借助直行车的空档实现左转。但是交通高峰期,非机动车如果不是一开始就已经进入待行区的话,中途想“穿插”进直行车流强行左转,极易发生危险。交警特别提示电动车驾驶员,如果错过了最初左转的3-5秒,同时直行车辆又川流不止的情况下,请需要左转的非机动车骑手直接直行,先去到马路对面,等待民族大道直行绿灯,通过“二次过街”的方式,顺利实现左转。
由于新的交通方式刚刚启用,不少市民仍然不太习惯。记者注意到,在本周一周二的早、晚高峰时段,交警部门也在路口加强现场疏导。
▲优化后的道路状况。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邹财麟摄
交警部门表示,通过以上系列措施,可以减少非机动车对右转辅道的占用,也提高民族大道园湖路口的通行效率。与此同时,园湖路南北双向全相放行,缩短了路口其他方向的等待时间。但实际的改善效果,还需进一步观察和完善。
编辑丨黄俏华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