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高空拉电线”、安全充电意识淡薄……根治电动车充电乱象,还需“良方”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走访南宁市部分老旧小区、城中村,发现居民安全充电意识较淡薄,“高空拉电线”的问题仍然存在。根治电动车充电乱象,除了提升用户安全意识,还需要多措并举。

乱象1:户外“飞线”形同蜘蛛网

11月10日,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来到南宁市青秀区建政路的一个老居民小区,只见几乎每层每户都从自家窗户或阳台拉出电线给电动自行车充电,形同蜘蛛网,一些电线缠着黑色胶布,显然曾经被“修复”过,排插随意摆放,行人稍不留意就会踩到。

▲在建政路一老旧小区,充电“飞线”形同蜘蛛网。  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唐辉吉摄

一些受访者虽知“飞线”充电存在安全隐患,但依然跟风效仿。居委会工作人员告诉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该小区的楼房未设电梯,中老年住户较多,搬电瓶上楼充电比较费劲,居民们热衷于用“飞线”充电,管理效果并不理想。

在佛子岭路一小区内,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也见到“高空飞线”。该小区的物管人员称,禁止私拉电线充电的公告已贴过多次,但一些住户等物管一走,又故伎重演。

乱象2:有住户从弱电井里偷电

南宁一小区的住户李先生说,他多次看到在单元门口或楼道里停放着电动自行车。有业主从一楼弱电井里偷电,给电动车充电。

:“万一着火,肯定连弱电井都烧掉了。”李先生说,他曾多次拍照发到小区业主QQ群里,也专门给小区业委会的负责人留言,但这种现象仍没办法根除。

该小区的物管公司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其实,我们一直在严查此类现象,一旦发现一律严肃处理且记录,还会和消防或派出所联系,但部分业主依然我行我素。”

▲3月13日凌晨3时,南宁市长堽路华宇绿园小区的226辆电动自行车被烧得只剩骨架。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南国早报记者邹财麟摄

分析:多重原因致乱象屡禁不止

电动自行车起火原因多为电气故障,电气线路短路、过负荷、插接件接触电阻过大、元器件高温都有可能引发火灾。

“由于电动自行车燃烧较为彻底,残留物一般只剩下车架,证据收集较为困难,火灾原因和电动车品牌、生产厂家难以查清。”消防部门称,从近年来消防部门调查的电动自行车火灾看,不少电动自行车无法查明品牌,还有的经过非法改装。

目前整治的难点在哪里?据介绍,除了市民安全意识淡薄以及社区、小区物管管理不到位等因素,关键是电动自行车属于动态隐患,监管难,需要全社会监督。“公民应当自觉遵守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发现电动车火灾隐患和消防安全违法行为,要及时拨打‘96119’举报电话或通过有效途径进行举报。”消防部门表示。

▲在秀灵路聚秀园小区的自建房内,仍有住户将电动自行车停放在楼梯间。

探讨:根治乱象需各方多措并举

肖女士是西乡塘区一城中村的网格员,针对消防安全进行入户宣传、督促整改是其工作的一部分。她觉得工作的一大难点是,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不足。“常常是整改好没多久,有人又故伎重演,或拖拖拉拉不予配合。”

广西消防部门相关人士称:“目前,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依旧普遍,一方面很多老旧小区设施不够完善;另一方面,目前建成的充电桩大部分无法做到自动断电。”

据了解,目前,南宁各小区配备的充电设施大部分为投币刷卡式充电站。投币刷卡式充电站虽然相比直接安装插座安全,但也有一定安全隐患。当电动车充满电后,充电站有可能继续充电,没有切断电源。

▲规范化电动车停车点是必要的硬件设施。

专业人士建议,专业化、标准化和大批量开展电动自行车规范管理的建设,关键要靠政策、科技和投入,这就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制订更完善的扶持政策,支持电动自行车规范管理的解决方案。

编辑 | 莫妮娜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