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南宁市公安局兴宁分局破获一诈骗案,抓获一名犯罪嫌疑人。据悉,犯罪嫌疑人专挑从外地来南宁求医的患者下手,通过攀老乡、套近乎、装医生、甚至飚外语等手段,诈骗多名进邕寻医患者的救命钱。
21日,涉案的受害者向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讲述了骗子的套路。
冒充医生谎称有好药
女子骗走3900元
郑先生是贵港人,前不久陪妻子来南宁市江北大道一医院治病。
11月18日傍晚,两人在江北大道散步时,一名中年女子主动上前搭讪,询问他们是否是来此看病。起初,郑先生并未道出实情。女子又称自己是桂平人,是附近一家医院的产科医生,并用方言和郑先生攀起了老乡。这一波操作,让郑先生夫妻俩放松了警惕。
在女子的建议下,他们将病历拿出来给对方看。女子很快表示,她认识另外一家医院的医生,可以帮拿到进口药,价格不贵,药效更快。
▲女子带着郑先生来到医院。
于是,郑先生夫妻俩在女子的带领下,来到了友爱南路一家医院内。“我们本来在一楼等她拿药,但她说医生在楼上开会,让我们去二楼等。到了二楼,她让我给她现金,她单独去找医生拿药。我们给了她3900元现金,可是等了半个多小时,也没见她回来。”意识到上当的郑先生立即报了警。
专业名词说得溜还能飚外语
骗子玩转心理战套路多
同样受骗的,还有北海的李女士。
50多岁的李女士因患白内障,到南宁江北大道一医院做手术。8月14日,术后还未摘除眼罩的她和爱人在路边散步,此时一名中年女子上前和他们打招呼,问她是不是北海的。
“我心里想,她怎么知道我是北海的,就没搭理她。”11月21日,李女士向记者讲述了当时的情况。“你不记得我了?我是王医生啊,刚刚帮你做了白内障手术。”中年女子的话,让李女士迟疑了——当时给她做手术的有好几名医生,她也不记得有没有这个“王医生”。
随后,该女子用北海方言和李女士攀谈。在交谈中,她还夹带了很多英文词汇,都是医学上的专业术语。“我自己也会一点英语,见她懂得那么多医学专业术语,讲得头头是道,而且又会说北海话,我就信了。”和郑先生一样,李女士随后也被该女子带到了另一家医院“拿药”,结果也被骗走了3000多元。
“我总结了一下,这个人很会套近乎,骗取信任,而且跟踪我们很久,得知我们的信息,还会抓住患者急病乱投医的心理弱点。”李女士表示。
嫌疑人无正常职业
曾因当医托被判刑
11月19日下午4时许,南宁市公安局兴宁分局在南宁明秀路山水绿城小区抓获涉嫌诈骗的中年女子农某。
▲民警在嫌疑人农某(右一)家中搜查。
据民警介绍,农某50多岁,钦州人,2013年农某曾因做医托,犯诈骗罪被青秀区人民法院判处6个月有期徒刑。
经民警初步调查,今年1月份以来,南宁登记在案的此类诈骗案已经有20余起,而农某涉嫌其中的4起,涉案金额达2万余元。
目前,农某因涉嫌诈骗罪已被警方刑事拘留,案件仍在进一步调查中。
编辑丨陈程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