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大明山首次监测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大明山 发布时间:

近日,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野外动态监测红外线相机,首次监测记录到国家Ⅰ级保护动物熊猴。

通过视频观察,这一处崖边是熊猴迁移经过路线之一,也是猴群短暂休息的地方。

熊猴 

学名 Macaca assamensis,猕猴亚科 - 猕猴属,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Ⅰ级,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近危(NT)。

熊猴毛色为黄灰色、暗棕色,面部深褐色或紫红色,肩膀、头部和手臂颜色较浅。外貌很像猕猴,但比猕猴略微大一些,因体形显得肥壮,憨态似熊而得名。臀部胼胝周围的毛很多;褐色的尾巴较短也较细,象一个裸露的小棍,长度不到体长的二分之一。但也有个体的尾巴很长,甚至可以到达膝盖。幼猴的体毛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有变化,比成体浅淡一些

▲△注意观察右上角的这只猴子,尾巴非常短细,这是熊猴比较明显的特征之一。

在大明山保护区主要栖于600-1200米的原始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地带。熊猴主要以野果及植物的鲜枝嫩叶为食,熊猴同时也食部分昆虫和小型脊椎动物。 

▲△红外线相机拍摄到一只熊猴在崖边树下短暂停留休息。

熊猴在大明山同样受气候和植物物候期的影响,也有明显的季节性垂直迁移现象,在不同海拔植物物候生长时间差,在准确的时间准确的地点来到取食。迁移时成年雌猴在前,成年雄猴压队,仔猴吊在母猴腹下,快速移动。熊猴在中国的分布区相对较小,数量远不及猕猴和短尾猴多,估计数量约8000只。在中国熊猴减少的因素主要是栖息生境的森林被砍伐和破坏以及被偷猎。熊猴已被列为中国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大部分种群栖息于西藏和云南的自然保护区内并受到了较好的保护。此次,在大明山保护区也是首次通过野生动物动态监测红外线相机记录拍摄到熊猴的身影,同时也体现了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回归线上的 “生物多样性基因宝库”重要性。

编辑丨黄俏华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