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为圆村民安居梦,玉林一村支书自掏腰包垫资40万元

来源:玉林晚报 发布时间:

张德是玉林市福绵区沙田镇苏立村的村支书,以往以精明能干为村民所称道,如今却被身边的朋友冠以“傻子支书”的名号。为何?

为尽快帮贫困户建好房子,他放弃了休息

日前,记者来到苏立村万定生家时,正好遇上张德前来检查他家刚装好的门窗。“这是刚刚装好的窗户,由于是打电话叫人来安装的,我特地过来看看。”现在的张德,整天忙得脚不沾地。穿着一件灰色衬衫的他看上去更像一个建筑工人,肤色黝黑,裤子上还沾有泥巴,脚上运动鞋的底部边沿也沾着石灰浆。

▲张德(右)在查看建房进度。

他说,万定生是在8月搬进新房的,原来就住在他家对面一间墙体开裂的老房子里。一到下雨天,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屋里摆满了接雨水的盆子。“由于老房子实在太危险,刚建好新房,还未来得及装窗户,就让他先搬进去了。”张德说。

这段时间来,张德几乎没休息过一天,晚上还常常加班加点。他说,危房改造工作涉及到千家万户,事关困难群众的切身利益。“现在还有几户贫困户的房子没建,要争取在年底全部建好,让所有贫困户和五保户住上新房。”

老人的无助,让他决定垫资为其建房

让张德萌生垫资为贫困户建房子的想法,缘于去年8月的一件事情。“那天已经很晚了,村里的五保户林登业来到我家,说起他借住别人的房子要被收回去了,他都不知去哪里住。”张德回忆起那天晚上的情景,语气中仍然带着心酸。他说,当时老人一边说一边流泪, 让他非常难过。

“危房改造政策要求,危房改造上报后需先行垫资建房,竣工验收后再按标准报账,可是林登业根本没有经济能力自行建房。”为了能让林登业尽快拥有自己的房子,张德决定自掏腰包,垫资为他把房子建起来。“总不能看着一个70多岁的老人为住的地方发愁。”

“我本身就是搞建筑的,有自己的建筑工程队。”很快,张德就行动起来,帮林登业的新房选址、跑上跑下购买材料,还要指挥工人干活。不足20天,一套一厅两房的房子就建起来了。

接着,张德又购买门窗和装修材料。他说,为了赶进度,很多活都是自己动手。特别是到了后期装门窗时,由于白天要忙扶贫工作,他下班后连晚饭都顾不上吃就赶过来自己安装。“那时,经常要忙到晚上八九时。”

最终,不足一个月,林登业就住进了自己的新房。“在搬进新房的那天,老人高兴得像个孩子似的,说他终于有自己的房子了。”张德看着老人那张布满皱纹却笑得灿烂的脸,心里就有一种满满的成就感。

一个多月,他建好了17套房子

张德为林登业建好房子后,刚刚松了一口气,没想到村里的另一名贫困户又找上门来,说他的房子由于老旧,有的地方墙体都裂了,“一刮风下雨心里就害怕”。张德过去一查看,发现这名贫困户的房子还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建的泥砖房,不但墙体开裂,屋顶上有不少瓦片也都烂了。“当时正是下雨天气,屋内的墙体都被雨水漏湿了,这样住下去的确很危险。”

那天中午,张德连午饭都没吃,决定将村里贫困户和五保户的房子都检查一遍,看看哪户需要建新房,干脆全部垫资帮他们先把房子建起来。“要做就干脆全做好了。”

▲张德(左)在了解搬进新房的贫困户的生活情况。

张德走了一遍苏立村所有的自然村屯,发现很多贫困户和五保户的屋子都已非常破旧,“不少还是借住亲戚的旧屋。”于是他将情况汇报给镇政府,请求镇政府派员下来检查,评定哪户符合危房改造补助。他还承诺,愿意垫资帮助所有符合危房改造的贫困户和五保户先把房子建起来。

镇政府经过评定,有32户符合危房改造补助。张德一口气就请来了4个施工队同时开工。“建筑材料全部由我亲自购买,并由我监督建筑质量和进度。”那时的张德整天忙得像个陀螺。

为了让贫困户和五保户能尽快住进新房,施工队日夜施工。不足两个月,17套新房就全部建好并装修完成。张德说,“拎包就可以入住了”。

“现在,还有10多户符合危房改造的贫困户的房子正在选址,准备动工建设,争取年前全部建好。”至今,张德已垫资42万元为贫困户建房。身边不少人都笑他“真是个傻子”,说“把这几十万元存进银行,单利息就不是小数”。但张德却从不后悔自己这样做。他说,看到所有贫困户和五保户都能住进新房子,比赚钱更让自己满足。

张德倾尽所有,拿出40多万元为村中,近20户五保户、贫困户建房,他的“傻”是心系困难群众情牵百姓冷暖的博大胸襟,他的“傻”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愿望。

编辑丨黄俏华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