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从北海市图书馆获悉,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北部湾经济区图书馆服务联盟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目前,该项目已初步打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北部湾模式,建立了全国首个经济区域内跨城市的图书馆联盟共同体。
▲图为北海市图书馆开展联合阅读推广活动。
2018年4月,经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批准,由北海市申报的“北部湾经济区图书馆服务联盟示范项目”正式成为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该项目旨在整合北部湾经济区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玉林、崇左六市八所公共图书馆的各类资源,构建功能强大的区域性公共图书馆服务共同体,实现本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标准化、同城化、一体化发展。
据北海市图书馆馆长李道海介绍,自2018年4月项目启动创建至今,北部湾经济区图书馆服务联盟项目建设已初步打造出有地域特色的北部湾模式,建立了全国首个经济区域内跨城市的图书馆联盟共同体。六市八馆通过建立北部湾经济区图书馆服务联盟联席会议制度,在文献通借通还、联合编目、数据资源共享、推广阅读活动、开展人才培训等方面实现了协同合作,互通有无,取得显著成果。
截至目前,联盟通过统一的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实现了北部湾经济区六市市级公共图书馆以及南宁、北海县级公共图书馆之间纸本文献通借通还“一卡通”服务。通过有效整合本地区数字文献信息资源,打造了数字资源统一服务平台,实现了数字阅读、移动阅读、文献检索、在线听书、在线办证等数字资源“一站式”服务。
与此同时,联盟运用云服务等现代信息技术,将北部湾联盟各级图书馆资源整合到同一系统平台,搭建起以北海市图书馆为中心馆,其他市图书馆为分中心的多层级总分馆分布式集群,建立了大数据智慧中心、智慧馆藏中心、智慧服务中心、城市信用中心和交互渠道运营中心的五大中心功能。
以资源共建共享、通借通还为基础,联盟以北海为试点打造智慧型的新型城市阅读空间,并逐渐向北部湾其他城市延伸。目前已经建成第一个智慧书房——涠洲岛“海岛智慧书房”,以及“阅读北海”第一个自助式图书流通点——北海市政服务中心图书流通点。通过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推动了覆盖城乡的图书馆服务网络体系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
▲图为涠洲岛海岛智慧书房。
在特色项目建设方面,联盟整合北部湾经济区图书馆联盟成员馆的地方特色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向海之路”特色资源库。目前,首期工程整合了联盟馆现有数据库发布级资源约1T,涵盖地方图书、地方报纸、网事典藏、政府公开信息、公开课、专题片视频等内容,展示了北部湾经济区在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方面的地位和作用的效果。
此外,联盟还结合各馆力量打造“4•23世界读书日”联合阅读推广系列活动和“阅读北部湾”研学行活动品牌。联合开展阅读推广和研学行活动,突破了单体图书馆阅读推广规模有限、品牌效应不高、社会影响力不足的问题,突出了联盟在体制机制创新、资源优势互补的优势。
李道海表示,2020年,联盟将重点推进智慧书房、读书驿站、“向海之路”特色资源库二期建设、文化创意产品研发、东盟国家“旅游信息之窗”和“农事网通”“阳光红页”提升项目,以迎接文化和旅游部对该项目的验收。
北京大学国家现代公共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李国新认为,该示范项目通过顶层设计实现了北部湾经济区公共图书馆的资源整合,通过联盟馆共建共享实现了公共图书服务资源的区域内流通,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适应性,数字化、智能化明显提升,区域内城市对外文化交流明显加强,城市公共阅读空间提档升级,为区域公共文化服务共建共享,以及中西部地区开展阅读服务提供了示范借鉴。
编辑丨褚瑞懿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