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增长和市民对健康的日益重视,健身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近年来,南宁健身房数量成倍数增长,但在市场繁荣的背后问题也不断显现,突然停业、“跑路”失联、维权无门……一边是需求的增加,另一边却是健身房不断“倒下”,好好经营真的有那么难吗?业内人士指出,传统健身房商业模式单一、产品雷同,重营销、轻运营,且在内容、服务、资源整合等层面存在缺陷,导致“跑路”问题频现。
▲南宁中倍力美健身中海店11月初已关门,此后多日,店面招牌晚上还亮着灯。资料图片
重销售轻运营 提前透支客户
为了也能拥有“马甲线”“A4腰”“蜜桃臀”“八块腹肌”……越来越多人一头扎进健身房。在不少消费者看来,健身是一种时尚,成为热门需求,甚至是一种社会标签,一家接一家开起来的健身房似乎就是明证。不过,在罗先生看来,买卡健身并非刚需,“跑步、打篮球、打太极拳,甚至跳广场舞都是健身,不一定非得进健身房才叫健身。”
据罗先生透露,商业健身房的收入途径主要两种,除了卖卡的会籍费,就是私教课程收入。其中,会籍费收入占到总收入的69.3%。因此,几乎每个健身房都把重点放在了营销上。
“为了吸引客户卖过于长期的预付卡,有5年卡,8年卡,甚至终身卡,时间越长价格越低,消费者都有贪便宜的心理,自然会掏钱购买。”罗先生说,很多销售人员只有很低的基本工资,收入基本靠卖卡提成,因此他们会将会所的资质和优惠条件吹得天花乱坠,只为多卖卡,多卖长年卡。同时,会员买卡来锻炼时,教练脑子里想的是如何“榨干”每名会员,不停劝说他们购买私教课,时间长了没兴趣的人就会觉得反感,甚至对健身房产生阴影。
依靠这种模式,健身房能够在预售期快速回本,甚至实现开业即可盈利。不过,这样一来,一旦辐射的周边区域客户开拓完毕,后期就没有新客户进来了,就不会有现金入账,资金链很快就会断裂。
“虽然一次性把会员卡费收了,但后续要提供一年甚至几年的服务,在合约期内即使顾客不来,也要让门店维持正常运营。”悦动健身总经理钟文宝说,这种模式在行业内称为“空盘预售”,其实风险极高。预付款不是利润,用来填补前期投资款,还要支付未来会员服务、员工工资、器材维护等成本。这样就延长了健身房的服务时间,运营成本增加,如果新的健身卡办不出去,私教课程卖不出去,就没办法支付场地租金等费用,很快陷入亏损状态。
此外,目前南宁健身房行业竞争激烈,同行主要靠打“价格战”,低价吸纳会员,但“卖一张亏一张,就靠走量”,如果后期会员数量不稳定,抑或是下降,前期吸纳的资金耗尽,后期的经营自然难以为继,只能关门大吉。
▲悦动健身民主店今年11月底闭店,月初还在搞促销活动。
产品服务无差异 难留客复购率低
罗先生说,想要经营好一家健身房,除了吸纳足够多的会员,还要能够“留住人”,才能谈如何增加私教费的收入。不过,从他对南宁健身市场调查的结果来看,100个会员中,最多只有30个经常去健身,另外70个行业内称之为“小白”,只是凭一时的热情前去健身,“偶尔去拍个照发发朋友圈”。在留下来的30人中,复购率(也就是续卡的会员)还不到30%,其中能买私教课程的少之又少。
造成商业健身房复购率极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产品单一、延伸服务少又是主要原因。“在健身内容和装备方面,每家健身房基本大同小异。”罗先生说,健身房缺乏差异化的服务产品,难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再回过头来看教练,更多的是销售技能,会员购课前后态度差距较大,而且私教流动性大,会员难以在整个私教课程中获得非常连续专业的辅导,“只有释放了健身从业者的销售压力,才能体现出服务的价值。”
对此,悦动健身总经理钟文宝也表示认同。他坦承,就眼下来说,多数顾客进健身房“娱乐性更多一点”,确实不是刚需,但对于真正的健身爱好者来说,他们的认识不再局限于跑步机、健身器材等简单器械锻炼,需求更为细化,但多数健身房难以在这一方面实现突破。因此,这种天然的矛盾会逐渐稀释参与者热情,客户的忠诚度和黏性下降。
▲悦动健身明园店跑路后健身房内空无一人。
健身房负债率普遍较高 “现金流”压死“骆驼”
虽然入行门槛不高,但健身房是一个重资产的行业,真正投入运营要数百上千万元,而且对现金流要求非常高。
罗先生掰着手指算了一笔账,一家面积在1500平方米左右的健身房,每个月的租金在7万元上下,员工、教练工资需要10万元,水电物业费约为2万元。“一个月需要现金19万元,但销售收入平均每个月能做到15万元的很少,我做过调查,南宁健身房通盘都是亏损状态。”
健身房经营者袁先生也持相同观点。在他看来,健身房发展20多年来,经历了起步期和快速发展期,现在进入到了调整期。传统健身房依赖的重销售轻服务经营模式,用户越来越不买账,恰逢经济下行,进入到健身行业的现金流变少,一些健身房资金链断裂,直接导致门店关门。“这里面还有一些偶然因素,今年8月至10月假期多,销售淡季比往年要长,一些健身房本身实力不强的,挺不过去也就倒了”。
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调查发现,南宁一些健身房倒闭还与租金“优惠期”到期有关。一般来说,场地出租方前期为吸引健身房进驻,会为后者提供一定期限的场地租金“优惠期”,健身房可利用这个档口对外招新筹集资金。随着“优惠期”纷纷到期,加上近几年南宁房价上涨的叠加因素影响,使得部分健身房资金缺乏,若此时股东不愿追加投资,那么“跑路”逃避责任便成为唯一出路。
“商业健身房从2018年就已开始进入‘寒冬’了,今年表现得更明显。”罗先生称,健身房也有生命周期,从他的调查数据来看,南宁多数健身房的负债率高达80%,这一波倒闭潮还远未结束。
国内其他城市的情况也是如此,整个健身行业如今正遭遇“经营危机”。据统计,约60%以上传统健身房经营困难,面临亏损甚至倒闭。2018-2019健身行业白皮书》显示,2018年共有3099家健身房关闭,关闭率为4.36%。成立一年内关闭的有528家,占比17%。
编辑丨莫妮娜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