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书信、手稿、照片、录像、证件、凭据等家庭档案,由于保管不善或使用频繁损坏了,该怎么修复?近日,自治区档案馆举办了2019年“工艺讲堂”活动,向社会开放传统修裱工艺体验活动。
▲市民正在学习档案修裱技术。
在本次活动中,自治区档案馆安排了传统修裱工艺介绍、家庭档案的整理与有效保护等课程,还安排了档案修复基本技巧的现场教学,并向参加活动的市民赠送了《家庭档案知识普及》、《如何对家庭档案书籍进行有效防护》、《清除家庭档案书籍污渍的方法》等相关资料。来自自治区老年大学、大板二区社区等单位的28名市民参加了此次活动。
▲自治区档案馆工作人员在认真讲解档案修裱技术。
市民欧女士表示,她退休后,一直想整理自己在职业生涯中形成的和家里留存的各种资料,但面对名目众多的材料无从下手,如今得到了专业的指导还拿到了学习资料,回去后就可以按照规范做好整理,好好保存家庭档案了。
而市民熊先生把珍藏的族谱带到现场,则得到了修裱师关于破损档案修复技巧的现场精心指导。热爱摄影的伍先生也通过此次活动,学到了纸质照片的防潮去湿去污方法。
▲参加“工艺讲堂”的学生在学习档案修裱技术。
据悉,自治区档案馆将开展活动预约服务。通过开通预约热线,视民众报名情况,不定期开办“档案传统修裱工艺讲堂”,让更多人了解档案、走近档案、关注档案,增强档案意识。
预约报名热线:0771-8059577、0771-8059599
自治区档案馆地址:南宁市青秀区星湖路北一里3号
编辑丨陈秋实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