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黄某将自己办理的40多张实名电话卡卖给同学梁某,从中赚取1200元。不料,其中一张手机卡被诈骗分子实施诈骗137万元,警方顺藤摸瓜揪出组织贩卖手机卡的梁某。12月20日,南宁市公安局刑侦支队通报称,黄某和梁某已涉嫌诈骗罪,被警方刑事拘留。另外,该校还有6名学生因将自己的手机卡转卖给梁某,被学校记过处分。
你赚1200元,别人被骗137万
2019年5月的一天,广西某中职院校在校生梁某收到一条短信,上面称收手机卡,每张40元。梁某联系发短信的人陶某,互加了QQ。随后,想从中赚钱的梁某去网点办理手机卡,但他发现每个人在运营商处能办理的实名手机卡数量有限,无法持续赚钱。于是,梁某想到拉拢舍友和同学一起办手机卡来卖,一起赚钱。他在班里发布消息,说卖实名电话卡可以赚钱。同班同学黄某为了挣零花钱,用自己的身份证在各网点陆续办理手机卡共40余张,以每张30元转卖给梁某,从中赚1200余元。
近期,南宁市打击整治宾阳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前线行动指挥部,协助河南郑州警方侦办一起诈骗分子冒充领导对财务人员实施诈骗137万元的电信网络诈骗案。在追查作案电话卡时发现,黄某和梁某均是涉案人员。
办卡人和卖卡人,一个也跑不掉
经警方调查发现,从今年5月开始,梁某让黄某在内的7名同学实名办理手机卡,以每张30元的价格收购。之后,梁某再以每张40元的价格贩卖给陶某,从中获利10元/张。当时,梁某已猜到这些卡有可能被不法之徒利用,但他还是抱着侥幸心理继续组织卖卡。
据查,梁某前后组织同学一共办理电话卡200余张,盈利2000多元。虽然涉案电话卡是黄某办理的,但梁某因组织贩卖手机卡,也一并被警方刑事拘留。
当民警来到学校将黄某和梁某带走时,两人都哭了,后悔不已。除梁某、黄某于12月9日被河南警方依法刑事拘留外,收购手机卡的陶某也已于12月5日被浙江警方抓获。
据警方介绍,另外有6名将转卖实名手机卡的学生也被学校记过处分。目前,警方正在核查案件,若发现6名学生所办的实名手机卡涉案,他们也将逃不过被刑事拘留的后果。
卖“两卡”赚钱,实际是卖“身份”
为了蝇头小利,用自己身份信息办理电话卡、银行卡等,实际上就是把自己的“身份”卖给他人,你的“身份”就流落在外,你无法预知他人用你的“身份”做什么,如果被犯罪分子用来干违法犯罪的勾当,那么替人办卡,就变成替人“顶罪”。
实名办理电话卡提供给诈骗人员使用,只要涉及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警方将以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对其进行刑事拘留,发现一起,坚决彻查打击一起,绝不手软。
急于做兼职赚外快的学生,容易被不法之徒利用,通过办卡卖卡成为电信网络诈骗帮凶。警方告诫这些在校学生,贪图小利,害人害己。贩卖“两卡”后果严重,大家千万不要贩卖银行卡、电话卡。此外,警方还提醒大家:如果有不用的银行卡、电话卡,要及时注销,以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编辑丨刘冬妮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