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娃,葫芦娃,一根藤上七朵花……”“80后”“90后”几乎是听着这首歌、看着动画片《葫芦兄弟》长大的,绝对称得上是经典回忆。
1月1日,广西自然博物馆联合天津自然博物馆推出的新展“葫芦主题特展”让观众们见识了多种多样的葫芦,更了解了丰富多彩的葫芦文化。特展展期至3月27日。
蚂蚁肚、天津嘴、玉美人、小亚腰……如果单看名称,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其实这些都是葫芦的一种。葫芦在我国古代生活当中曾经占有重要位置,因为其轻巧耐用,栽培制作简单,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而且葫芦还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此次展览共展出62件葫芦标本及工艺品,透过展览讲述葫芦的起源、品种和文化。
当天观展的市民大多数是一家老小齐出动,各种奇形怪状的葫芦让大家兴致盎然。比如:其貌不扬、长着密密麻麻小疙瘩的疙瘩葫芦;拥有细长“脖子”宛如一只高傲仙鹤的鹤首葫芦;葫芦家族里的小个子——只有一元硬币大小的豆捻葫芦。同样令人惊叹的还有精致的葫芦工艺品。经过匠人的巧手,一个个色彩斑斓、造型独特的葫芦被赋予了新的生命。
葫芦趣味小知识
年纪最大的“葫芦兄弟”多少岁了?
葫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作物之一。资料显示,亚洲的中国、印度,南美洲的墨西哥、秘鲁,非洲的埃及,都有出土新石器时代葫芦的报道。这些葫芦距今有3000~9000年之久。在我国浙江河姆渡原始社会遗址考古发现了葫芦皮和葫芦籽,说明在7000多年前我们的先人就开始种植葫芦。
“葫芦兄弟”一共有多少个?
常见的瓜类,如南瓜、黄瓜、冬瓜、丝瓜、西葫芦和苦瓜等,其实都是葫芦科植物。目前全世界的葫芦科植物约有113属800余种,我国有32属154种35变种。由于长期栽培,葫芦各栽培类型藤蔓的长短、叶片花朵的大小、果实的大小形状各不相同。果有棒状、瓢状、海豚状、壶状等。类型的名称亦视果形而定。
“葫芦兄弟”有什么本领呢?
我国从殷商时期便开始利用葫芦,最早的用途主要是盛水用具。在之后的漫长岁月里,人们对葫芦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对它的利用也愈来愈广泛。特别是作为一种吉祥物和观赏品,受到人们的喜爱和珍藏。现在葫芦不仅能够食用、药用,还可以制成各种容器、乐器、艺术品等,逐渐形成了丰富的葫芦文化。
编辑丨陈程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