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2019身边新闻丨倾听民声关切民意,我们为您带来深度报道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南宁的垃圾分类要怎么实行?健身房跑路了我们该怎么办?小区旧衣服回收箱里的衣服被谁拿走了?2019年,南国早报针对广西人关心的一些话题,进行了深度采访和报道,以下是南国早报2019十大深度报道,民声民意,我们在倾听。

垃圾分类有效果,居民意识有提高

【新闻回顾】2019年4月,本报推出“关注垃圾分类‘最后一公里’”系列报道,报道了南宁垃圾分类存在的问题。记者走访调查发现,不少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不强,垃圾分类从提出到执行由来已久,举措不断改进,但收效并不明显。

【报道反响】本报的系列报道发出后,“垃圾分类”成为全民讨论及广泛参与的热点话题。垃圾分类该如何进行推进、居民该如何进行有效分类、职能部门如何进行监督管理等问题,再次被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

【后续进展】2019年5月8日,南宁市司法局就《南宁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草案)》召开专家论证会。2019年12月31日,南宁市市长周红波发出《践行垃圾分类新时尚提升绿城生态宜居水平——致全体市民的一封信》,呼吁全市770多万市民共同参与到垃圾分类中来,努力培养分类投放的良好习惯。在政府部门及社会团体的不懈努力下,广大市民的垃圾分类意识逐渐提高,分类效果日渐凸显。(程浩楠)

查看更多内容请点击图片↓↓↓↓↓↓


健身房频“跑路预付卡不再“热”

【新闻回顾】2019年以来,健身房“跑路”的消息频频见诸报端。这些健身房的套路极为相似,有的会员办卡后还没激活,商家就已“跑路”,预付卡变成废卡。2019年12月3日至6日,本报推出了“关注南宁健身房跑路潮”系列报道,对商业健身房行业的内幕进行了揭秘。

【报道反响】从“空盘预售”到闭店套路,从健身房的经营模式到未来行业发展方向,从会员的维权难点到部门表示出台管 理办法……在广西,这是首次有媒体对健身房行业进行如此深入地报道,特别是记者独家暗访到“神秘男子”,解密了健身房“跑路”的全套教程,引发社会关注。

【后续进展】2019年12月16日下午,“悦动健身”股东之一邹女士现身南宁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被多名员工和会员围堵,纷纷要求退款、支付工资。随后,邹女士被警方带走调查。2019年12月下旬,南宁市出台商务领域信用“红黑名单”管理办法,如有发行单用途预付费卡后携款潜逃等九种“劣迹”行为的企业,将列入黑榜曝光惩戒。记者调查发现,如今,大多市民对健身房的预付卡模式持有戒心,一些热爱健身的市民选择自己选购哑铃、跑步机等器械在家锻炼,还有一些市民只愿购买月卡、季卡。(赵劲松)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相关新闻


回收箱乱象被曝光,民政部门出手整治

【新闻回顾】2017年以来,南宁、柳州、桂林等地出现各式各样废旧物品回收箱,打着慈善、公益的名号,回收旧衣服、旧书籍等。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回收箱里的旧衣物流向了二手市场,被拿来销售,不少回收箱涉嫌非法募捐。2019 年12月10日至21日,本报推出了“关注旧衣服回收箱”系列报道,曝光了旧衣服回收乱象及回收内幕。(点击这里查看相关报道)

【报道反响】“关注旧衣服回收箱”的报道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2019年12月底,自治区民政厅制定印发工作方案。全区民政部门将用3个月时间,对以慈善为目的开展的违法募集废旧物品活动及社会组织进行整治。(点击这里查看相关报道)

【后续进展】目前,整治工作正处在排查阶段。完成摸排后,对于非法募捐的回收箱,民政部门将责令摆放箱子的社会组织限期撤走。逾期不撤走的,将把情况通报给当地城管部门处置。同时,依法处理开展非法募捐的社会组织。(罗暘)


违法违规收治病人,卫生院被责令整改

【新闻回顾】2019年3月,南宁邕宁区蒲庙卫生院发生一起结核病疫情,被指与超核定床位收治病人有关。记者调查发现,该卫生院擅自增设过多床位,还存在为了“骗保”故意编造入院记录的行为。2019年6月22日和11月15日,本报对此事件进行了报道。(点击查看相关报道)

【报道反响】本报的独家报道发出后,引发社会强烈关注,全国多家媒体跟进报道。2019年7月,南宁市医疗保障局的调查结果显示,记者反馈的相关问题属实。相关部门认定,该院存在四个方面的违法违规问题。随后,蒲庙卫生院被医保部门依法依规依约查处。

【后续进展】2019年11月14日,南宁市医疗保障局公布一批欺诈骗取医保基金的典型案例,蒲庙卫生院名列其中。经有关部门调查,发现该院存在超核定床位收治病人、轻症住院、套高价项目收费、过度诊疗、过度检查和不按要求完成相关病历资料记录等违规情况。该院被责令整改,医院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和医保负责人,均被约谈。(赵劲松 周如雨)


破解“治超之痛”,广西“入口拒超”

【新闻回顾】超载百吨的大货车引发无锡高架桥坍塌,该事故牵动各方神经。2019年11月,本报多路记者实地调查发现,广西很多位于二级公路沿线的桥梁,也因超载伤痕累累不堪重负,有的甚至要拆除新建。2019年11月5日至9日,本报推出了“治超之痛”系列报道,曝光了治超难点及货车超载背后的巨大利益纠葛。

【报道反响】本系列报道推出后,引发各方热议和支招。有读者提出,货车超载对公共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应该像治理醉驾那样直接入刑。有律师则提出,可以借鉴建筑行业的经验,对公路运输业进行适当地干预。

【后续进展】2019年12月16日零时起,广西高速公路将实行“入口拒超”,被列入“黑名单”的货运车辆,就算是空车进入收费站,没有任何超限超载行为,也会被劝返,不能驶入高速公路。从2020年1月1日起,货车可直接通行ETC车道,实现高速公路不停车快捷通行。为了避免货车超载超限上高速,相关部门在各大高速路入口安装计重系统,对超载超限的货运车执行禁入。(徐庆成)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盲道没法帮“盲”,还需加强治理

【新闻回顾】针对读者反映的“盲道乱象”问题,本报2019年10月16日推出了“关注南宁城市盲道”系列报道。记者走访南宁市区部分街道发现,盲道很“忙”,不少盲道被占用、被截断。如果盲人在这样的盲道上走路,障碍重重。(点击查看相关报道)

【报道反响】本组报道推出后,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南宁市政府有关领导专门就本报报道的“盲道乱象”作出批示,要求部门整改。

【后续进展】2019年12月30日,记者走访发现,南宁市一些路段盲道此前被占用的现象得到了消除,一些路段盲道仍 存在被占用的情况。记者驱车由葛村路转望园路,经茶花园路、碧湖路,最后到金洲路。在这条行车线路上,每一条城市道路的两侧,都铺设有盲道,不少此前占用盲道的地方已进行了清理。(徐庆成)


“网红”停车场引吐槽,设计不合理仍难改

【新闻回顾】2019年6月6日、11日,本报推出了“网红”停车场的体验式报道。记者分几路到南宁市永凯购物广场、航洋国际城、国贸大厦等被戏称为“神级”的地下停车场,驾车进行实地体验,发现这些停车场存在设施老旧、管理不善、设计不合理等问题。

【报道反响】“网红”停车场被本报集中曝光后,住建部门指出,车库在地下,但商家不能让管理水平随着楼层的降低而变为“负数”,应给顾客一个完整洁净、有始有终的优质停车购物体验。

【后续进展】2019年12月31日,记者回访发现,受原来设计、地块等影响,永凯购物广场基本保持此前的状况,市民驾 车仍旧需要围着车道转圈。记者在报道提及的其他停车场走访发现,有的地下停车场简单改变了停车场内的送风设备,有的增加了一些灯光照明,但整体停车环境并没有明显改善。(徐庆成)

更多内容可戳图片了解


市场风气变了,“吃秤”乱象少了

【新闻回顾】2019年1月底至2月初,记者暗访了南宁厢竹、淡村、白沙等多个海鲜市场,起底摊贩短斤缺两、偷梁换柱、充装水袋等宰客套路,并揭露了有商家销售可人为任意调节的电子秤等乱象。随后,本报独家推出了“海鲜市场套路深”系列报道。(点击查看相关报道)

【报道反响】报道见报当天,南宁市场监管部门分别对厢竹海鲜市场和淡村北海港海鲜市场突击检查,一摊位因短斤缺两被市场管理方挂上黄牌警告。“挂黄牌”照片被传上网络后,刷爆朋友圈。市场开办方及市场监管部门立即介入,统一更换合法合规的标准计量器具,在市场内加装摄像头。同时,对涉事摊主进行立案调查、处罚。厢竹、淡村海鲜市场的管理方也推出了各项措施治理。

【后续进展】2019年12月30日下午6时许,在淡村北海港海鲜市场,一名消费者告诉记者,2019年3月份后,她发现整个海鲜市场的经营风气有了明显转变,“吃秤的少了”。当天下午6时许,记者在厢竹海鲜市场89号摊位购买了0.5公斤斑 节虾,到市场内的公平秤处称重,重量不少反多,仔细检查才发现有活虾秒变死虾。在市场监管人员、厢竹海鲜市场秩序监督员等人的询问下,89号摊位海鲜经营户承认在售卖海鲜过程中“耍滑头”,随后赔偿500元。据南宁市江南区福建工商质监所所长王立奇介绍,2019年共查处涉及诚信案件5起,罚没入库1万元;责成市场处理涉信违规15起,处罚共9000元,对违法经营户停摊经营5家,对两个摊位挂上“短斤少两停业整顿”黄牌。(赵劲松 周如雨)


项目存在缺陷,当地立即整改

【新闻回顾】2019年11月初,贺州市八步区步头镇梅花村垃圾处理中心项目的试运行遭到附近村民投诉,引发广大网友关注。南国早报记者采访了解到,该项目存在土地未批先用、环评备案涉嫌张冠李戴等一系列问题。2019年11月6日、7日,本报对此事进行了报道。(点击查看相关新闻)

【报道反响】报道推出后,贺州市八步区政府快速反应。2019年11月7日,八步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暂停步头镇梅花村垃圾处理中心试运行,并请专家对项目的选址、环评等进行再论证,如证实该项目确实存在缺陷,会立即采取整改措施。(点击查看相关新闻)

【后续进展】2019年12月30日,记者从八步区委宣传部了解到,事发后,八步区成立了步头镇生活垃圾处理中心项目调查组,启动全面调查工作。11月7日和13日,调查组组织了专家组,到步头镇生活垃圾处理中心现场实地调查。经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检测,做了监测报告,各项指标达标。(邓振福)


过夜货车看车费,曝光后没人再收

【新闻回顾】在广昆高速G80南宁-百色段提供免费停车的服务区,过夜货车司机会被人索要看车费,有不少货车司机竟乐于交纳这20元钱。2019年6月18日零时,记者乘坐一辆大货车从南宁五塘外环高速入口出发一路暗访。次日,本报曝光了“沿线高速公路服务区,有人向司机收看车费”的现象。(点击查看相关新闻)

【报道反响】本报独家曝光隆安、田东等多个服务区存在收取看车费的现象后,引起了自治区高速公路管理局以及隆 安、田东等服务区的高度重视。相关部门迅速对此进行调查,并采取措施治理了此种现象。

【后续进展】2019年7月,货车司机罗先生途经广昆高速G80南宁-百色段去贵州,他发现广西和贵州境内的服务区入口及停车场醒目位置,均竖立有一个告示牌,大意是“高速公路服务区属于公共场合,免费提供给司机休息、停放车辆,任何人不得收费”,告示牌上还标明了服务区经理手机号和监督举报方式等。随后,罗先生多次拉货途经广昆高速G80南宁-百色段,未再发现有人在服务区收取看车费的情况。(赵敏)

编辑丨陈程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