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南宁跨江桥究竟有多“累”丨为大桥“体检”,科技感满满

阅读数:4080 发布时间: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这些大桥养护管理难度大、专业性强。

邕江上的跨江桥各具特色,造型优美,已成为一道道靓丽风景。维护这些体量庞大的桥梁,有什么高招或者秘密?

一颗螺丝钉都不放过

记者从南宁市市政工程管理处桥梁(涵)维护所了解到,目前,南宁市主城区市管的17座跨江桥梁中,包括梁式桥、拱桥、斜拉桥、悬索桥等。这些桥梁的建造年代跨度大,结构体系丰富,给养护工作带来了挑战。

▲邕江大桥是南宁市区第一座跨江桥,已经历半个多世纪风雨。

“跨江桥梁大多位于中心城区,车流密度高,交通荷载大。大桥经过多年运行,各部位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和损伤。”该所工程师张伟峰说,日常的养护中,工作人员会定期或不定期对跨江桥进行检查,有时采用传统检测手段,如依靠肉眼检测桥梁主要构件是否出现裂缝、开裂破损、露筋锈蚀、支座脱空等病害。检查的内容,包括混凝土蜂窝麻面、露筋、剥落掉块及裂缝检测,以及钢结构高强螺栓是否缺失、桥梁支座是否滑移、桥面铺装层是否破损等,可以说,细到连一颗小小的螺丝钉都不放过。

而对于特殊结构桥梁(如斜拉桥、悬索桥、钢管混凝土拱桥等)或者大跨径桥梁,在梁底板、塔柱、索揽、斜拉索等可及范围以外,常规监测手段存在局限性。这个时候,就要采用无人机定点悬停观测,可以实时传输画面,并能自控飞行。与常规监测相比,这种手段具有成本低、检测精度高、使用灵活等优势。

像保护文物一样进行养护

一排警示路锥整齐摆放,隔开了川流不息的车流;两名工人操作一台像吸尘器一样的机器,细致地清理大桥的伸缩缝;一个长着圆尾巴的挂斗车停在施工队伍的最后……这样的场景曾出现在邕江大桥检查维修现场。

与其他桥梁不同,邕江大桥已经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养护这座大桥时,养护方特别慎重:在充分了解大桥设计文件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对桥梁主线桥、人非通道桥等各区域进行统一编号和登记造册。

▲除了肉眼观测,养护大桥还需要使用各种设备。

“考虑到邕江大桥的特殊性,我们要从文物保护的角度来养护。”张伟峰说,例如,经过风吹日晒,大桥有的外立面尽管完好,但早已“灰头土脸”,要恢复本来的样子就得清洗。给水刷石“洗澡”后,还要涂一层无色透明的憎水剂保护膜,即“穿衣”。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延长修缮后的水刷石立面的使用寿命,有效增强外墙的防水性能。

科学仪器前来助阵

由于大型桥梁结构复杂,高空、水下部件、构件内部的病害往往难以精确探查。为此,养护单位还找来不少科学仪器助阵。比如一款超声波焊缝探伤仪,能够快速、精确、无损地对构件内部的裂纹等缺陷进行检测和定位,找出肉眼无法看到的问题。

南宁的跨江大桥中,永和大桥、桃源大桥都曾遭白蚁侵蚀。据介绍,要消灭桥梁上的白蚁,需要用到微型摄像头。首先,工作人员将微型摄像头探入大桥桥梁伸缩缝的木质模板中,通过显示屏寻找白蚁的活动地点和繁殖点。然后,通过搭建竹棚或架设高梯,在桥梁侧缝隙或排水口喷灭白蚁粉进行毒杀。而在较为潮湿或渗水的箱梁,可采取喷洒液体灭白蚁剂或使用药剂熏蒸办法,达到防治白蚁的目的。

南宁市市政工程管理处有关负责人说,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南宁的大桥还会增加,尤其是特殊结构、异型结构的跨江桥将逐年增多。这些大桥养护管理难度大、专业性强,今后主管部门将组建桥梁养护“保健医生”团队,提高桥梁养护专业化、精细化,以更加科学的方式管好大桥。

相关新闻

过江车流排长龙,直逼桥梁承受上限

每年都养护,安全暂无虞

编辑丨陈程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