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警惕!骗子混入班级群冒充老师要求缴费,南宁多名家长被骗!

来源:隆安广播电视台、部分综合网络 发布时间:

自从孩子开始上学,基本都会有班级的QQ群或微信群,方便老师和家长的沟通。

但是,如果班主任突然要求家长扫二维码缴款,请务必当心!

近日,隆安县有家长向媒体爆料称,他们班级QQ群里看到一条信息,发布这条信息的头像是孩子班级老师的,内容是需要交纳369元(339元资料费,30元复印费)。还附上了微信和支付宝的收款二维码,要求家长尽快缴纳。

消息一发,就有几位家长纷纷响应,积极配合班主任工作,马上通过扫码支付369元!

接着开始有家长质疑,这个人解释称自己确实是班主任,只是换号了。

所幸这个时候,真正的班主任出来了。

原来,这个家长群里前一天混进了一个骗子,这天中午,骗子趁班主任上台表演节目的时候,冒充班主任发布虚假的收费通知,头像都跟班主任一模一样,因此有几位家长被骗了,所幸真正的班主任及时出来了,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目前,被骗家长已自行前往派出所报案,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小编在此提醒大家其实这样的事情不是个例!

近日,多地警方接到大量报警,有骗子悄悄潜入各个班级QQ群、微信群假装班主任,以收取资料费、补习费为由疯狂行骗。

骗子所采用的基本上都是一样的套路:伪装成班主任,然后以收资料费为由让家长们交费,接着就放出自己的收款二维码。

为什么家长会纷纷打钱?

为什么不法分子能频频得手?

小编给你详细分析

骗子是如何混进班级群的?

1、不法分子直接在QQ内搜索班级群的群聊关键字,即可出现大量公开的群聊信息,申请后方可进入。

2、有些学校在家长群的运营安全上较为松懈,班级群QQ号(老师的微信号、QQ号、手机号)直接写在黑板上或对外公开,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3、不法分子获取学生信息后,伪装成学生家长添加班主任QQ/微信,通常会备注为“xxx学生父亲/母亲”,由于学生众多,许多老师并不会挨个核实。添加成功后,不法分子会要求老师将其拉入班级群。

4、不法分子在校园门口逗留,与其他家长闲聊、套近乎,获取相关信息后把自己伪装成学生家长,并向家长索要班级群的二维码。由于很多群聊设置并未开启“群主确认”功能,不法分子可直接扫码进群。

骗子是如何冒充老师的?

一旦成为好友或群友即可查看对方的头像、昵称、群备注等信息。只需下载头像、复制昵称即可快速创建高仿账号,迷惑性极强。

私聊效果▼

群聊效果▼

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很多老师都开了消息免打扰功能、或者在上课期间关闭手机。

不法分子往往会挑选上课、午休等时间段下手,利用时间差,让真老师不能及时发现。

骗子怎么收钱?

1、群收款该功能较为“方便”、“快捷”,且金额固定。

许多家长见老师发布通知都会立即响应,收款率较高。同时由于群聊的“真实性”,很多家长并不会有所怀疑。

2、支付宝、微信收款二维码

3、银行卡转账不法分子直接在群内公布银行卡号,让学生家长汇款。此类收款方式较原始,且操作不便。

怎样防范?

不要轻易对外公布班级群!

不要轻易拉人入群!

不要轻信转账要求! 

凡是入群人员,都要做到五点:

●一看:看身份。添加好友时候注意核实对方身份,备注信息可作为参考,但不要完全轻信。

●二防:不随意向他人推送微信群的二维码,群主要设置相关身份验证,谨防无关人员进入群聊。

●三查:注意查看可疑人员的微信号ID,高仿号一般会复制头像和昵称,但ID无法频繁修改,可以此核验对方身份。

●四稳:收到“交费”、“转账”等信息通知时,可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与学生、老师多方核实,不要急于转账、汇款。

●五报:一旦发现可疑情况,保存好相关证据并及时报警。

除此之外,有时候还会有第二个骗子进群,假装是家长,然后和假班主任“演双簧”。大家要多留个心眼!请扩散出去让更多家长看到,提醒大家小心骗子!

编辑丨黄俏华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