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南宁味“土特产”来贺年 邕剧《三进士》送上新春文化盛宴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在广西南宁,有一种“土特产”叫邕剧。它曾与“桂剧”、“粤剧”同台竞技,承载着数十代南宁人在历史变迁里的珍贵记忆。1月31日,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的优秀演员们,将带着这项古老的艺术,走进广西文化艺术中心,为南宁市民带来一场独具“邕城特色”的新春文化盛宴。

邕剧是南宁独有的剧种,清道光、咸丰年间形成于古名邕州的南宁,故名“邕剧”。邕剧有着近二百年的历史,它是在宾阳戏和武鸣老戏的基础上发展形成,属皮黄系统,唱腔和剧目与桂剧相近,也吸收粤剧的一些艺术因素。邕剧以其精美圆熟的艺术技巧,优美典雅的独特风格,隽拔机智的戏剧语言而独具特色。

老艺人曾宁回忆说,自清道光年间起,在南宁及其周围一带,传统的官话戏曲就已流传甚广。不过那时人们把这种南宁官话戏剧,称为“本地班”或“南宁班”。当戏班在南宁本地一带演出时,戏迷们就亲切地称之为“本地班”;当戏班在外演出时则被称为“南宁班”、“南宁戏”、“老戏”等。

戏剧武功分“南派”与“北派”,邕剧武功属“南派”。与“北派”武打轻快灵巧不同,邕剧武打沉稳勇敢,大打“五色真军器”,用明晃晃的真刀真枪在舞台上对练,短兵相接,没有过硬的武功底子,是表演不了的。

然而,风云流泻,万变磅礴,经历种种历史变故的邕剧衰落了,濒危了。这个古老的剧种,于2008年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以广西粤剧、邕剧为主攻剧目,出于对民族艺术的热爱和责任,深挖邕剧艺术精髓,培养邕剧艺术人才,极力传承这项逐渐消亡的民族艺术。

即将在广西文化艺术中心上演的邕剧《三进士》,讲述的是书生张文达为埋葬父母欠下周、常二家银钱,负债别妻上京考取功名。周、常二家无儿继嗣香灯,以子抵债抢去张家二子,收为螟蛉,半子半婿。二十年后,张妻孙淑林为寻夫觅儿,流落洛阳,病困旅店,为还店钱,自卖其身,却被失散二十年的大儿子买回为奴,并遭大儿夫妇百般虐待。小儿夫妇得知母受苦罪,劝兄认母,兄弟反目,告上巡按衙门。岂知八府巡按竟是二十年未谋面的亲生父亲,经一番审问,夫妻、父子、此得团圆。一门三进士,枯木又逢春,富贵不忘本,孝义莫欺心。

编辑 | 刘豫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