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救护车来了却没人抬担架,该怎么办?政协委员建议配备担架员

阅读数:5370 发布时间: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你觉得呢?

可能不少人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叫来了救护车,将病人抬上车时,往往需要家属协助;家属既担心自己能否抬得动,也担心不小心磕碰到担架,加剧病人的病情。目前,除了南宁,广西其他城市暂无专职的救护车担架员。对此,有政协委员提出,应当完善和加强各个城市的专职担架员配备。

现象:很多地方都缺担架员

玉林的许女士就有这样的遭遇。当时,她家中老人瘫痪,叫了急救车就医,等急救车来到,却发现只有医生、护士、驾驶员三人。由于老人比较肥胖,医生、护士没办法将老人抬下楼。最后,许女士只好叫来两名亲戚协助,“老人本身就瘫痪,如果抬的过程中不小心磕伤,后果难以想象”。

据玉林市创伤急救中心一名接线员介绍,目前,当地急诊中心出诊的标配是一名医生和一名护士。如果需要移动病人,医生和护士会帮忙,但如果遇到抬担架的情况,一两个人是不够的,就需要家属一起帮忙。在接听急救热线时,他们会叮嘱申请人找好周边人帮忙,这样急救车一到,就可以迅速地将病人移动到车上,提高急救效率。

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调查发现,目前除了南宁,广西其他城市并无专职担架员。河池市人民医院急救中心的医护人员说,该市的120急救中心曾委托劳务公司招募担架员,但由于种种原因,最后不了了之。

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一名医生说,目前,玉林市依托该院建立的120急救中心负责市区及周边的急救任务,一年的急救出诊量为八九千次,如果按每次配备两名担架员、每次担架员工费60元计算,一年的担架员费用有50万余元,谁来承担这笔钱是一个问题。

调查:多重因素致“配不齐”

政协委员李辉在工作过程中注意到这一问题。他认为,除了成本因素,担架员配不齐还与120急救车的车型有关:一些地方配备的急救车车型比较老旧,容纳不下太多的人随车前往。

也有医务人员认为,一些地方之所以找不到合格的担架员,是因为缺乏对担架员的系统培训。据南宁市急救中心急救科科长农培耀介绍,抬担架有一定的技能要求,比如遇到心肌梗塞、脑中风等重症患者,什么时候抬、怎么抬都是有讲究,这些都不是临时叫来的“担架员”所能迅速掌握的。

2015年起,南宁市开始配备担架员,并对担架员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使之掌握心肺复苏、与患者沟通等技能和知识。当医生进行紧急抢救时,经过培训的担架员可以辅助医生,比如拿除颤仪、协助建立静脉通道等。

建议:出台措施补齐短板

李辉委员建议,广西各个设区市的市级急救中心或医院在出诊时,应该给急救车配备两名担架员,这样不仅有利于避免医患矛盾,还能解决病人家属的担忧和难处。可以参照外地的做法,以法规的形式推进,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比如,北京市曾出台《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条例》,明确规定每辆急救车应当配齐驾驶员、医师、担架员等急救人员。

李辉委员称,在法规出台前,提倡各市(县、区)政府承担相关投入,出资更新老旧车型的急救车。同时,以劳务派遣的方式,组建专业的院前急救担架员队伍配备给120急救中心。比如,南宁市急救中心的担架员就是通过劳务派遣公司招募来的,其费用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支付。另外,对专业的担架员队伍进行不定期培训,增强素质和技能。

声音:不少市民满怀期待

农培耀说,南宁市急救中心急救站的出诊标配是,两名急救员跟随一名医生、一名护士和一名司机,这样的5人配置形成了一个配合密切的团队。没有配担架员前,主要是医生、护士和病人家属抬担架,医生和护士抬起来很吃力,有的因此落下腰椎间盘突出的毛病。如果遇到只有老两口或只有患者一人的情况,临时找人一起抬也容易耽误时间。目前,除了急救中心的急救站,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治区人民医院等医院也配置了担架员。有了担架员后,南宁市急救中心出诊的急救效率、急救质量、群众满意度都得到提升。

对于配备担架员,大部分受访市民都表示赞同。南宁市民刘女士说,她家中有老人在百色生活,如果南宁的做法能推广到百色,对当地居民来说是一件大好事。家在河池的傅先生说,如果急救车每次出诊时配上担架员,能减轻家属很多负担,“有的家属本身就行动不便,如果真的要帮忙抬病人,可能还没把病人抬上车,自己就先受伤了”。

李辉委员说,在这条措施推广前,各地的急救机构要先做到“治标”:接到病人家属打来的求助电话时,应当询问患者的体重、居住的楼层、能否自行下楼等情况,以便尽可能增添救助力量,或者及早通知患者家属找人帮忙。

编辑丨莫妮娜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