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各种检查、进校园活动太多!教师不堪重负,政协委员这样说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各种检查、“小手拉大手”进校园活动繁多,某小学一学期接到非教学检查任务60多项、提交总结3万多页纸……自治区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期间,政协委员关注进校园活动多、教师负担重的问题,建议清理不合理进校园活动,把时间还给教学,同时降低生师比、提高教师待遇。

教师很多精力

被非教学任务占据

在南宁市某小学当班主任的覃老师称,从事教育行业不到7年时间,他深刻感受到做老师的不易。因为,除了日常繁重的教学工作外,还会有很多非教学任务等着他。

“有时上完课,就得马上赶去开会。”覃老师说,这些会议和教学内容关系并不大。如果此前给家长发了相关的通知,还要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对通知的回执进行核对并上交给学校,遇上其他单位来检查还得加班。

柳州市某小学校长告诉记者,她所在的学校一学期会接到各种检查、任务通知不下50项。有很多与教学任务无关,来得急,要结果和反馈也急,每个月都有。有的还要求下载App、关注公众号,让学生和家长一起答题、学习够一定时长,老师要督促、统计、上报相关情况。

“老师们有做不完的档案归整,孩子们有忙不完的小队活动、拍不完的照片、点不完的赞、投不完的票、下不完的手机App、关注不完的公众号……”该校长说,学校政教部的老师都有教学任务,但为了做好这些非教学任务,老师们有六成精力都被这类工作消耗了。

学校和老师都感觉负担重压力大

自治区政协委员崔惠柳也关注到了这一现象。她在调研中发现,各种活动多的原因之一,是各个部门有各个部门的职责和要求,都希望进校园、进课堂,“从娃娃抓起”。每月发放的致家长的一封信就有两三种,不少还要100%回收、存档、做台账,以便上级部门检查,收发压力极大。

除了教育主管部门和政府对学校的检查外,其他很多部门也有不同指标的检查。这些检查都有不同的指标体系,动辄要有台账、有计划、有总结、有图片、有宣传资料、有影视资料、有成果等。“柳州某小学一学期临时接到非教学检查任务60多项,提交计划、台账、总结3万多页纸,需要开展专项拍照、宣传报道50多次。”崔惠柳说,这些活动、检查,冲击着学校的正常课程安排。

按有关规定,教师每天的工作量是8小时,一周的工作量是40小时。崔惠柳说,据调查,柳州的中小学教师工作量通常超过40小时,这还没包括在休息时间备课、改作业,以及处理班级事宜、家访、家校联系等工作内容所花费的时间。

她说,近年来进城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入学人数不断增多,但教师数量跟不上,许多学校骨干教师还处于生育高峰期,进一步加重了在校教师的负担。

减少对学校的各类考核、检查、评比

崔惠柳建议,要尊重教育规律,明确教育边界,实行政府部门依法治教、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参与监督评价的模式,切实清理规范非教学任务的专项工作进校园项目。不该进的坚决清理和制止,为学校潜心治校办学创造良好环境。

其次,还要规范非教学任务专项工作进校园的程序、内容、手段,以及检查评比、效果验收。进一步精减文件和会议,减少对学校的各类考核、检查、评比。

她还建议,遵循教育规律和区域教育实际,充分发挥学校办学主体作用。对教育多一些尊重,少一些打扰;多一些宽松的教育环境,少一些评估的指标要求,把时间还给老师,让老师们安安静静地教学,让老师们把更多的时间给予孩子。

当前,我区生师比相比其他省市偏高。她也建议,合理设置各学龄阶段的生师比,提高教师待遇,吸引高素质人才加入教师队伍。

我区或拟定正负面清单

对进校园活动予以规范

对于委员提出的建议,许多教师表示欢迎。在南宁市第八中学任教的农志莹说,她赞成从源头上开始梳理,给教师减少非教学任务,减轻负担。

在自治区政协委员、南宁市桂雅路小学校长陈一璐看来,部门、学校应当只让老师专注于教学,尽量减少教学之外的行政工作。部门应该梳理好学校应该承担的工作,明确好什么是学校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

第九届自治区人民政府督学、南宁师范大学小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陈寿强说,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但也不可能一点都不参与社会教育事务,不应完全排斥活动进校园。在做好教书育人这一主要职责的同时,可以力所能及地做一些社会性的教育事务。但是教育不是万能的,学校也不是万能的,如果进校园的社会性事务多到干扰了正常教学,就应该予以干预。一些有限的活动进校园,也应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统筹安排。

目前,许多省份已经关注到过多的进校园活动带来的影响,有的省份已出台了规范中小学进校园活动的有关文件。2019年12月中旬,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指出目前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还存在负担较重的问题,提出要切实减少对中小学校和教师不必要的干扰,为中小学教师减负增能。

记者了解到,目前,包括我区在内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正在拟定落实《若干意见》的细则。有消息显示,我区或以正面清单、负面清单的形式,规定好哪些内容可以进,哪些内容不可以进,对进校园活动予以规范。如果顺利的话,该文件有可能在2020年春季学期前出台。届时,老师们反映强烈的问题,有望得到有效解决。

编辑丨唐爱春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