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科技部:疫情防控任务完成前不应将精力放在发论文上

来源:财新网 发布时间:

科技部日前发布通知,要求各科研单位在疫情防控任务完成之前不应将精力放在论文发表上。1月29日,科技部官网发布称,科技部近日下发通知,要求各有关攻关项目承担单位及其科研人员勇挑重担、敢于担当,把研究精力全部投入到各项攻关任务上来,把论文写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把研究成果应用到战胜疫情中。

据悉,科技部办公厅近日已下发《关于加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科技攻关项目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要求各科技攻关项目承担单位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研究成果应用到战胜疫情中,在疫情防控任务完成之前不应将精力放在论文发表上。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出自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6年“科技三会”上的讲话内容—— “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

《通知》提出,各项目承担单位及其科研人员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发挥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优良传统,及时汇交研究过程中产生的设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实验数据、临床病例、流行病学统计数据等。

《通知》中“在疫情防控任务完成之前不应将精力放在论文发表上”的说法似有所指。自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国内多支科研团队已在世界权威期刊发表了多篇相关论文。据财新记者检不完全统计,截至1月30日,中国学者已经在国外权威学术期刊《柳叶刀》《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分别发表了5篇、2篇有关新冠病毒肺炎的文章。

这些论文涉及的研究题材包括新冠病毒肺炎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早期传播作用方式、疫情的进展情况等。论文多是以多机构合作的方式发表,也有以个人名义发表的评论。除多家医院的临床医生之外,也有多家研究机构的学者作为论文共同作者,其中包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的多位专家。

眼下正处于全国上下全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非常时期,疾控系统专家的首要职责是研判、预警和防控疫情。而在短时期内在国际顶级刊物发表多篇英文论文,似有只重抢时间发表科研成果、未专注于本职工作之嫌。而这些论文中的一些重要信息,也未及时传递给公众。这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教授徐拥军撰文称,截至1月28日,有约13篇中国学者的论文以英文形式发表于bioRxiv免费平台,相比于在国外期刊、网站发表的大量英文论文,国内只有《生物信息学》发表了1篇相关论文。他表示,发表论文从撰文到修改、投稿到审稿、定稿再到最终发表,需要较长时间。“若发表在国外期刊上,还需要译成英文,交付大笔版面费;而国内业界又需要交付大笔订阅费后,再将其译成中文才能利用。”他认为,在当前疫情防控争分夺秒之时,中国科学家仍喜欢以英文论文形式发表研究成果,显示出中国科研成果发表和评价机制还有待优化。

需要指出的是,《柳叶刀》《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是国际上影响因子(IF)很高的权威杂志,能在这类杂志上发表论文,对于学者的学术影响力甚至职称、职级,都可能产生积极影响。

编辑丨刘冬妮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