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医护人员一直战斗在最前线。在他们身后,南宁市还有许许多多坚守在平凡岗位上的工作者,包括快递车司机、小区保安、社区工作人员、环卫工人等。正是有了他们的默默坚守,医护人员才能安心抗击疫情,城市才得以正常运转,市民的生活才得以继续。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每一名坚守岗位的工作者都值得我们尊敬。感谢有你!
快递车司机庞世文:
正月初一,“逆行”奔赴武汉
庞世文是南宁邮件处理中心运输班班长,也是武汉封城后的“逆行者”。
1月25日,正月初一,庞世文临危受命负责运送一批防疫药品前往武汉。一路上,他和同事谨慎驾车、观察路况、互相打气。历经18个小时1200多公里的路程,终于将物资平安送达武汉。
作为最早一批“逆行者”之一,他深感自豪。“能为防疫工作贡献一份力量,我感到很自豪、光荣!”
1月27日,从武汉回来后,庞世文一直自行隔离观察,还未回家与家人团聚。“不过,网络拉近了我们,一想家,视频就可以了。”
▲庞世文(左一)出发赴武汉前,与同事在车前留影。
电力工人李广伟:
为广西版“小汤山”医院保供电
“经过检测,一切正常!”2月1日,南方电网广西南宁供电局兴宁供电分局的突击队员李广伟与同事一起,完成了广西版“小汤山”医院——自治区人民医院邕武医院扩建工程(临时负压病房)的用电设备检测。
1月30日,李广伟接到任务后,与同事仅用一天时间,就完成了该工程供电改造方案,以及安全管控。
李广伟说:“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医务人员能获得良好的保障,疫情能尽快平息!”
▲李广伟在自治区人民医院邕武医院配电房检查供电设备。
热线座席员郑惠:
第一次没有在家过年
90后姑娘郑惠,是广西12345政府服务热线的座席员。今年,她在热线室度过了人生第一个没在家过的春节。郑惠把回家团聚的机会留给其他同事,自己选择驻守岗位。
值班的日子里,她平均每天接听30余个市民来电,大多数都是关于疫情的建议、咨询。当然也有求助,“一些湖北籍人士来广西旅游、办事,突然因为武汉封城无法回去,感到很担心”。在电话这头,郑惠和同事尽其所能,帮求助人士和相关部门沟通,做好他们的安置工作。
据统计,1月20日至2月3日,全区12345热线共接到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相关工单5340件。在全区12345座席员的共同努力下,相关来电均得到及时分流和处置。
▲郑惠正在接听市民来电。
海关关员谢琪辉:
“这时候一定得顶上去!”
谢琪辉是南宁吴圩国际机场海关监管三科副科长。1月28日(正月初四),是她父亲70岁生日,她原计划利用轮休时间回湖南老家,亲自煮一碗长寿面为父亲祝寿。然而,在出发前一天,谢琪辉收到单位发出的“春节我在岗”号召。
“体温监测、医学巡查、医学排查等任务非常艰巨,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这时候一定得顶上去!”谢琪辉放弃了与家人团圆的机会,连日来一直奋战在一线。
在谢琪辉等党员干部的带动下,南宁吴圩国际机场海关旅检一线27名关员全体响应号召,坚持在岗做好监管服务工作。
▲谢琪辉为旅客测量体温。
公交车维修工梁其:
两天内完成“不可能的任务”
梁其是南宁公交集团保修分公司电子维修组的组员。春节假期里,为提醒市民出行时注意个人防护,他接到任务,要在两天内为1300多辆公交车更新车内的电子宣传标语。
在平时,这样的工作需要全组12个人上阵,一周内才可完成。而那段时间,人员分散在各地,他只能和另外3名留守的同事奋战。
1月27日一大早,梁其将瘫痪在床的父亲交给20岁的儿子照顾,自己带着几包方便面就出门了。他和同事前往各个公交车场,利用公交车进站的间隙,分秒必争地更新每一辆车的电子屏幕。经过连续两天、超过30个小时的奋战,他们最终完成了这项“不可能的任务”。
▲梁其在更新公交车电子标语。
小区物管王绍敏:
把好小区“入口关”
王绍敏是天旭物业驻南宁一小区的物业经理。为了让小区里几户近期到过武汉、正在居家隔离观察的居民吃上新鲜蔬菜,她当起了“快递员”:每天将生活物资放在门口,再通过手机发消息让住户收取。由于保安队伍缺少年轻人,王绍敏还动员24岁的儿子加入。
为严防交叉感染,他们要求没有带门禁卡的业主登记,非业主一律禁入小区。这项工作比较麻烦,引来部分业主抱怨。“为了业主健康,哪怕我和同事们受点委屈,也要严把小区‘入口关’。”王绍敏说。
▲王绍敏(右一)为小区居民测量体温。社区工作者雷新卫:
面对疫情毫不退缩
1月25日,南宁市青秀区建政街道长湖社区管辖的一小区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该社区党委书记雷新卫立即带领社区工作人员,协助疾控部门做好小区的消杀工作。
1月26日,患者的3名家人也被确诊。面对疫情,雷新卫没有丝毫犹豫退缩,每天到单位和辖区各小区,开展湖北返邕人员特别是武汉返邕人员的排查工作,并重点做好居民的安抚及解释工作。
几天来,长湖社区已发放防疫宣传资料700多份,排查3000多户,隔离观察78人。
▲雷新卫(左一)到辖区内的超市检查防疫工作。
超市店长何慧:
让市民生活物资有保障
为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市民生活必需品的供应,邕城大部分超市仍坚持营业。何慧是南城百货城北店的副店长,近期该店平均每天有3000余名顾客前来购物,存在较高的病毒传播风险。
在店里,何慧要求工作人员每两三个小时测量一次体温,也对每一名进店的顾客测量体温。她还经常和员工一起值守测量体温岗。
“超市是保障市民生活物资供应的主要渠道,我必须在一线坚守,不能临阵脱逃。”何慧说,连日来,该店日均为市民提供蔬菜四五吨、鲜肉家禽200公斤至250公斤。
▲何慧(左一)为顾客服务。
环保监督员罗起东:
每一个细节都不能大意
2月3日上午,在泉南高速南宁东收费站进城方向的检查点,一个未规范放置包装袋的医疗废物收集桶,引起罗起东的注意,他立即进行纠正。
罗起东是南宁市生态环境局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科主任科员,他和同事肩负着南宁市所有医院、3个疫情监测点、17个环邕公路检查站点的医疗废物收储、转运及处置的环境监管工作。在他看来,医疗废物极有可能存在受到直接或间接感染的风险,收集、贮存、转运和处置都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每一个细节都不能大意。
据统计,1月20日至2月2日,南宁市主要的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共处理医疗废物314.75吨。
▲罗起东(左二)在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检查医疗废物收运情况。
环卫工人牙韩向:
每天工作近14个小时
牙韩向是南宁市西乡塘区环卫站的一名清扫保洁工人。1月24日,除夕夜,他刚回到凤山县老家,就在单位工作群里看到急需组建消毒保障队伍的消息。有相关工作经验的牙韩向立即向站领导请战。他顾不上陪伴年过七旬、刚因脑梗住院的老母亲,正月初二一早就赶回南宁。
几天来,牙韩向带领环卫站消毒队伍,每天持续工作近14个小时,为辖区内16座垃圾转运站、59座公厕和所有垃圾清运车消毒,日消耗消毒水约3.5万毫升。
正是有了他们的付出,其他环卫工人才能更安心地坚守在清扫保洁一线。
▲牙韩向给垃圾清运车消毒。
这是平凡的瞬间,
记录着平凡人的坚守,
传递着温暖。
他们是真心英雄,
让我们为他们点赞,
让我们彼此守护,
守住心中的光和希望。
坚持,挺住,
我们一定能赢!
来源 | 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罗暘 雷倩倩 阮萃 刘冬莲 黄占玲 张文卉 雷小琴 李俭芹
编辑 | 胡志伟、蔡立梅
校对 | 韩冬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