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上午10时,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交通运输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负责人介绍切实加强疫情科学防控,有序做好企业复工复产工作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发布会现场
全国疫情呈下降趋势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负责人贺青华表示,目前全国除湖北以外的地区疫情总体呈下降趋势,2月10日0-24时,全国湖北以外地区新增确诊病例381例,连续第7日呈下降态势。即便包括湖北武汉在内,全国疫情也总体呈下降趋势。
国家发改委秘书长:
口罩企业复工率超76%,口罩生产多了政府兜底
国家发改委秘书长丛亮介绍,截至2月10日,最新数据显示,口罩企业复工率超过76%,防护服企业复工率77%。
▲国家发改委秘书长丛亮
丛亮介绍,目前,从全国情况看,除湖北外的各省(区、市)正在逐步复工复产,特别是关键医疗物资、能源、粮食、交通物流等重点领域企业均已陆续开工。据2月10日全国22个重点省份的最新数据显示,大家关心的口罩企业的复工率已经超过76%,防护服企业的复工率为77%,全国重点监测的粮食生产、加工企业复工率为94.6%,煤矿复产率57.8%,电力、天然气和成品油供应充足,民航、铁路、水运运输网络正常运营。
他也提到,但是,我们也了解到,推动全面复工复产还面临着返工人员不足、有些地方限制开工、口罩等防疫物资严重不足、产业链上下游不配套、交通物流不畅,以及资金压力大等问题。
口罩生产仍然存在较大缺口怎么办?丛亮表示,日前国家发改委会同财政部等出台文件明确,已将相关医疗防护物资列入国家储备。对于企业加大生产力度、扩大产能而多生产出来的口罩等防护物资,政府将兜底收购。同时,鼓励地方政府出台相关支持政策。“请企业不要顾虑,全面加大生产。”
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司长:
不要囤积口罩,已经囤积的建议送给亲友
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1日举行的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司长欧晓理表示,随着逐步复工复产,全国对于防护物资的需求大量增加,尤其是口罩面临着比较大的缺口。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司长欧晓理
欧晓理提到,口罩等防御物资的需求是突发性需求,任何一个国家的产能都支持不了这么大的需求,必须从需求端想办法,提高口罩的使用效率。此外,建议公众不要囤积口罩,“已经囤积的建议送给亲朋好友,让他们感受到你的关爱”。
国家发改委:
将分批有序推动错峰返程返岗,企业复工要为职工配发口罩
全国各地的企业正在陆续复工复产,但也有一些地方对企业复工复产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对此,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司长欧晓理回应称,严格制止以设置审批条件等简单粗暴的方式限制企业复工复产。
欧晓理表示,近日,很多地方发布了严格措施限制人员进出,有的地方对企业复工复产采取报备制度,个别地方出现了提前复工的企业负责人被拘留的情况,这些做法不符合切实加强疫情科学防控,有序做好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的精神,“此风不可涨”。
欧晓理强调,能够理解一些地方希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也赞同敦促企业加强防控,但不能简单化地以设置审批条件、提供开复工门槛等简单粗暴的方式达到目的,应该用更多时间和精力,指导、关心、帮助企业解决在开复工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国家发改委秘书长丛亮介绍,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区分不同地方的疫情状况,切实处理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关系,在继续加强疫情科学防控的同时,及时协调解决企业的困难和问题,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尽早恢复正常生产。
有关部门将分批有序推动错峰返程返岗。重要国计民生领域要立即复工复产,重大项目要及时返岗、尽早开工,其他不具备条件的企业可暂不开工,疫情高发地区和非紧迫岗位可适当延期返程。
同时,全力做好交通运输组织保障。实时监测分析人口流动情况。通过隔座乘车、乘机等手段,采取通风、消毒、体温监测等必要措施,切实降低疫情传播风险。对劳务输入大省和外地人口聚集的地区,加强运输组织,错峰返程。
丛亮还表示,目前除了湖北以外的地区正在逐步复工复产,企业要配备消毒液、体温枪等物资,为职工配发口罩等防护用品,切实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未休假的工资报酬应该按照有关的政策保障落实。
交通运输部:
未经批准设置的防疫检测站点坚决撤销
11日,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司长徐亚华表示,根据大数据监测分析,从现在到2月18日春运结束,预计将有1亿6000万人陆续返城返岗。
徐亚华表示,疫情防控的早期,部分地方采取了道路封堵、车辆劝返等一些措施,对疫情的蔓延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同时,对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物资运输以及农民工返岗都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不便。
徐亚华介绍,为此,国务院办公厅近期印发了《关于做好公路交通保通保畅工作,确保人员车辆正常通行的通知》,对公路交通保通保畅工作作出了具体的安排和部署。要合理选定卫生检疫点设置地点,提高检测效率,提升公路通行能力。对未经批准违规设置的检测站点坚决予以撤销。
国家卫健委:
复工后若有职工确诊,不必封锁企业
如果复工后有职工确诊怎么办?对此,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负责人贺青华表示,如果病例的发现较早,对于密切接触者采取了严格的医学观察措施,是不需要对这个企业或单位进行关闭的。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负责人贺青华
贺青华表示,如果复工后一个企业、一个工厂发现了确诊病人,对这个企业首先要对确诊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全面了解清楚。第一方面,要与这个病人了解清楚,他最近都接触了哪些人,去了哪些地方。第二方面,也要与单位员工了解清楚,哪些人和他接触过,他去过什么场所。
通过了解,找到密切接触者,对这些密切接触者实施集中隔离观察,在这期间如果发现这些密切接触者有健康方面的问题,立即就医。如果这个病人没有被早期发现,在单位和企业出现了广泛传播,这个时候就要对企业或单位采取一定措施。
如果病例的发现较早,对于密切接触者采取了严格的医学观察措施,是不需要对这个企业或单位进行关闭的。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鼓励网上面试签约报到
有记者提问:新冠肺炎对就业的影响?中国将采取哪些措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张莹表示,加强重点群体的帮扶。我们重点关注高校毕业生、农民工以及疫区的劳动者。首先是引导农民工有序返岗复工,对暂时难以外出又有就业意愿的,开发一批临时性的就地就近岗位,确有困难的,通过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张莹
对高校毕业生优化服务,扩大在线办理事项,鼓励网上面试、网上签约、网上报到。引导用人单位适当延长招聘时间、推迟体检、推迟签约录取。同时,视情调整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基层服务项目招聘招录的笔试面试时间。与此同时,允许在疫情防控期间,湖北等疫情严重地区可按照不高于当地失业保险金标准,向受疫情影响失业的参保人员发放失业补助金。
相信随着疫情的缓解和最终的战胜,企业将加快复工复产,前期积累的消费和投资将会继续释放,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也会同步扩张,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就业局势总体稳定的基本面也没有改变。
张莹表示,要支持中小微企业稳定就业,扩大中小微企业稳岗返还政策的受益面,30人以下的参保企业裁员率不超过参保职工总数20%的,可以申请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企业在目前的停工期间、疫情的恢复期间,组织职工参加各类线上线下培训的,可以纳入现有的补贴类培训范围。对已发放个人创业担保贷款,借款人患新冠肺炎的,可以申请最长不超过一年的展期还款并继续给予贴息。
来源丨综合环球网、北京日报、新华社、北青报、中新网、新京报
编辑丨陈秋实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
下载南国早报APP
新闻24小时不间断
↓↓↓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
关注南国早报官微
新闻早知道
↓↓↓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