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南宁市工商局举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进展情况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南宁商事改革试点以来的成效。因不断降低办企“门槛”,一些有创业梦想的市民当老板变得更容易了,南宁企业增量也因此远高出区内其他城市。
今年10月,南宁市正式启动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全程电子化业务系统,通过互联网可办理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业务。10月26日,南宁市仕范饮食店的覃先生领到了经开区第一张电子营业执照。在整个办理过程中,覃先生无需前往工商所办照窗口,无需提交纸质申请材料,直接通过广西红盾网提交了注册登记申请。
据介绍,今年4月2日,南宁高新区率先启动“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工作,随后扩大到经开区和东盟经开区,目前,南宁市部分县城也能实现“证照分离”了。南宁目前正在加大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改革工作力度,确保全市在年内实现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在3个工作日内。这3个工作日不仅包括领取营业执照时间,还包括公章刻制和发票申领环节。目前,南宁市多地已经达到在一天半内办照。
当老板更容易了以后,也激发了很多年轻人的创业激情。据发布会公布的数据,今年以来,南宁市新增市场主体 10.96 万户,同比增长37.86%,高出全区平均增速20个百分点;其中企业3.7万户,同比增长22.51%;平均每天有376个市场主体诞生,始终保持领跑全区的高速增长态势。
对企业的事后监管,尤其是企业未年报、企业失信管理和惩戒等方面,目前,南宁全市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企业共计5.7万户,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4522户,已协助法院在登记注册环节查封股权、强制划转股权等322余次,被有关部门或金融机构联动实施限制市场主体8980户次,在公司登记环节拦截“老赖”任职461人次,全市“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信用监管格局初见雏形。
来源丨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李俭芹
值班编委丨邓志勇
值班主任丨罗锐
值班编辑丨刘冬妮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