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晚7时许,有广西版“小汤山医院”之称的自治区人民医院邕武医院临时应急病房,迎来首批共86名医护人员及6名保洁人员进驻。临时应急病房的正式投入使用,对我区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确保感染病人得到集中收治,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有着积极作用。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邕武医院临时应急病房外貌。
带着信心和决心,86名医护人员进驻“小汤山医院”
2月15日晚7时许,自治区人民医院邕武医院临时应急病房(简称临时应急病房)前,86名医护人员整装待发。
“防疫有我、与你同行”“众志成城,战疫必胜”……随着一声声响亮的口号,86名医护人员列队往临时应急病房走去。从他们坚毅的步伐和饱满的精神状态可以感受得到,他们对此次抗疫充满信心和决心。
熊斌是自治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曾参加过抗击2003年非典疫情,此次也是首批入驻医护人员之一。
熊斌表示,作为抗击过非典疫情的“老医生”,对比17年来各方面取得的进步,他对战胜新冠肺炎有信心。他透露,为了做好这次入驻“小汤山医院”的准备,他们前期做了人员培训、病房布置、医护人员保护等一系列措施,希望通过这些举措,一方面能更好地保护医护人员,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医护人员在应急病房内清洗双手。
设置94张病床,其中20张为重症监护病床
自治区人民医院邕武医院改扩建为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改扩建工程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参照小汤山医院模式,迅速建设临时应急病房,第二部分为“平战结合”病房。其中,临时应急病房以活动板房方式建设,设置病房48间,94张病床,其中20张为重症监护病床。
病房分为洁净区、半污染区、污染区,设置相互隔离的医务通道、病人通道、物品通道;负压病房的气压均低于病房外,并设置有新风排风系统,室内气体经过统一收集并消毒处理后才能排出室外;病房里安装具有紫外线消毒功能的玻璃传递舱,感染者的餐食等物品均由传递舱传递,通过紫外线消毒,避免病毒外传。
“把风险留给自己,把安全留给病人”
叶婷是自治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一病区的主管护师,也是此次入驻临时应急病房的医护人员之一。
▲来自自治区人民医院的护士叶婷。
到临时应急病房工作,意味着经常要跟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接触,是否曾担心过被感染的问题?
“把风险留给自己,把安全留给病人。”叶婷说,医护人员穿上白大褂后,天职就是救死扶伤,作为这个“战场”的一名战士,冲在第一线既是责任,更是重托。她说,作为一名在重症医学科工作11年的护士,看到病人能健康走出病房,就是她最大的心愿,也是一种职业荣誉感。
配备2台运输机器人和2台清扫机器人
自治区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杨建荣介绍,广西版“小汤山医院”除了防护条件等比一般病房要好外,还有一大亮点就是高科技助力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
▲运输机器人和清扫机器人。医院供图
杨建荣告诉记者,在临时应急病房,配备有2台运输机器人和2台清扫机器人。运输机器人最大负重60公斤,可以传送药品、标本、食物、日用品等,一次性可以为五个病房送东西,工程师将地图命令输入到机器人程序里,机器人按照由近到远的顺序逐个“送货上门”;清扫机器人有定时清扫功能,分别有吸尘、扫地、尘推3种模式,加装有喷雾器,可以喷洒消毒液进行空间消毒,“一个小时可以清扫1000平方米的地方,大大减少保洁员在病房里工作的时间,提高了安全性和工作效率”。
与此同时,临时应急病房里还配备有远程视频会议、远程会诊等信息化功能,通过5G网络直通总院,随时与总院专家进行视频会诊,讨论病例。
编辑丨王荣军
校对丨雷其全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
下载南国早报APP
新闻24小时不间断
↓↓↓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
关注南国早报官微
新闻早知道
↓↓↓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