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自治区投资促进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工作方案,在疫情防控期间推行“不见面”招商工作。方案表示,要力争迅速引进一批医用防护服、口罩、护目镜、消杀用品、生物医药等生产企业,按照特事特办的要求,尽快形成生产能力。
▲南宁市一家生产防护服企业的车间。(资料图片)
为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自治区投资促进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了《2020年广西“不见面”招商引资工作方案》。根据该方案,我区将积极帮助招商引资企业有序复工复产。比如,开展在线走访企业工作,成立“在线服务专班”,对投资10亿元以上的外来投资企业,实行“一对一”服务;利用1个月时间,以在线方式走访慰问招商引资企业,及时收集分析企业复工复产需求和存在的困难和诉求,每个市需慰问不少于100家企业。同时,协助招商引资企业采购必要防护物资,着力解决企业融资、用工、物流、原材料等面临的实际问题,推动签约项目尽快开工、在建项目尽快建设、竣工投产项目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经营。
在严格执行疫情防控要求的同时,该方案还鼓励支持各地在特殊时期创新各种“不见面”招商引资方式,比如依托门户网站、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通过App、H5、电子书、PPT、虚拟考察、在线签约等多种方式,大力开展网络招商工作。
当前,医用防护物资紧缺、部分物资产能远未满足实际需求。我区也将迅速开展防护医药类企业专题招商活动,力争引进一批医用防护服、口罩、护目镜、消杀用品、生物医药等生产企业,按照特事特办的要求,尽快形成生产能力。
编辑丨欧阳美荣
校对丨李凝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