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12时起,“扫码抗疫情”登记系统在全区上线,居民小区、农贸市场、大型商场、超市等公共场所全面推广实行扫码出入制度。连续两天,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走访南宁市部分公共场所发现,这些场所均已严格执行扫码,多数市民很配合,但不少人遇到收不到验证码、登录后无法扫码等问题,有的农贸市场出现排队的情况,人员过于集中,不利于疫情防控。
▲2月19日上午,白苍岭市场门口一度排起长龙。网友供图
商场超市:落实迅速,尺度较严
18日下午3时许,在南宁市兴宁吾悦广场停车场入口处,竖立起一块牌子,上面张贴了相关通知、扫码入场温馨提示,并粘贴了两个二维码。一名工作人员提醒入场车主通过“扫码抗疫情”登记系统验证个人信息,并测量体温后才能进入停车场。据悉,该广场的多个出入口均需扫码才能出入。
19日上午10时许,会展航洋城的多栋写字楼入口均有工作人员把守,需扫码、量体温才能进入。在商场的多个入口处,尽管顾客寥寥无几,也同样需要扫码、测体温。扫码进入商场后,出入不同门店均无需扫码。不过,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发现,一些出入口只有1人把守,对进入管理较严,必须扫码,而出去则相对松散,有的顾客没有扫码就直接出场,也没有工作人员上前制止。
由于商场人还比较少,扫码过程顺畅,但在人流密集的超市,消费者是否有耐心等待扫码入场?
▲朝阳路沃尔玛超市,顾客在扫码和测体温。 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程浩楠摄
永辉超市位于兴宁吾悦广场地下一层,超市入口处张贴了多张二维码。跟此前只测量体温就能进入超市不同,两名工作人员不断提醒顾客“先扫码”,完成后需将手机页面向工作人员展示,再由对方测量体温后才能入场。
在朝阳路及会展航洋城的沃尔玛超市,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看到,入口处不同位置张贴了10多张入场二维码,多名工作人员不断向顾客介绍扫码流程,并进行体温测量及登记。“大家排好队,一个一个来,排队的距离远一点,不要靠得太近。”工作人员一边耐心说明情况,一边为顾客测量体温,有时一名顾客的体温要测量多次,额头测不到就测手腕,手腕测不到再测耳朵。
“出入口都有人监督,每个人必须扫码出入。”一名工作人员说,尽管人多的时候需要排队,但顾客都比较配合,没有出现强闯的情况。
在南宁市桃源路与教育路交叉路口的百佳华超市,同样需要扫码、测量体温才能进超市。有的老年人没带手机或不会扫码,工作人员就主动登记他们的个人信息。
▲百佳华超市入口处,顾客扫码进入。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程浩楠摄
医院店铺:执行力度不一
医院、药店也在推行扫码出入制度的范围内,是否落实到位?19日上午11时许,在广西妇幼保健院厢竹分院,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看到,人行通道出入口共有4名医务人员值守,出入人员都被要求扫码。
随后,记者来到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在其中一个入口处,工作人员对进入的人员进行了体温测量,但并不需要扫码。
在桃源路、教育路、古城路、七星路、友爱路等路段的不少药店,记者发现,由于药店的门面不大,要求扫码进入的并不多,但也有一些药店在门口张贴了二维码,让顾客扫码进入。位于会展航洋城的北京同仁堂,门口贴着一张出入二维码,而且该店要求顾客在门口报出所需药品名称,由店员拿到门口交易。
目前,尽管餐饮门店不允许堂食,但也被纳入扫码出入的范围。不过,记者走访发现,即使是相邻两家铺面或同一品牌的不同门店,对此制度的落实情况也大相径庭。例如,兴宁吾悦广场的肯德基要求顾客和外卖小哥扫码出入,但会展航洋城的肯德基则表示:“暂时不需要,还没接到通知。”
▲一家餐厅要求扫码才能出入。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赵劲松摄
地铁车站:均能确定乘客信息
19日上午10时许,在南宁地铁1号线民族广场站,只见安检处张贴着南宁市交通运输局温馨提示:疫情期间,实名登记出行,乘客进行扫码登记。记者发现,这些二维码跟商场、超市的不同,扫描时需要重新授权,但过程也不复杂。
安检人员明确表示,乘客需要扫码登记及体温测量合格才能进站乘车。
在南宁火车站,开放了一个入口供乘客进入,两名工作人员对乘客进行体温测量,现场没有张贴二维码。前来乘车的旅客并不多,也没有排队的情况。据了解,由于进入火车站的乘客都要查验身份证、同时必须持有实名制的火车票,所以无需扫码登记也可以确定乘客信息。
在南宁市快速公交BRT1号线广西展览馆站,入口处有工作人员值守,但乘客不需要扫码,购票就可以进站。工作人员表示,顾客确定上哪一趟车,在上车时要扫码登记,进入BRT车站并不需要。
▲南宁火车站,两名工作人员对乘客进行体温测量。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程浩楠摄
农贸市场:出现排队扫码现象
相对于落实扫码制度较快的商场和超市来说,每天客流量较大的农贸市场则稍微迟缓一些。18日下午,记者走访南宁市多家农贸市场了解到,市场还未开始执行扫码出入,仅仅进行体温测量和口罩佩戴提醒。不过,19日上午,记者再次走访发现,农贸市场也开始严格执行扫码出入制度,多个市场出现扎堆扫码现象。
白苍岭市场是西乡塘区较大的农贸市场,每天买菜、购物的市民络绎不绝。19日上午,市场出入口出现严重拥堵,排队扫码的顾客一度排到衡阳路上。直到下午1时,仍有不少人在排队扫码。
当天中午12时30分,记者在现场看到,白苍岭市场的其他出入口已被封闭,统一从衡阳路一侧的门口出入。在门口两侧站着10多名工作人员,并摆放了近10张放置有二维码的桌子,一个喇叭不断提醒顾客扫码出入。
“买菜的人太多了,派了30多名工作人员维持秩序。”一名市场管理人员说,前来买菜的不少是老人,他们没有智能手机或不会使用微信,而且绝大多数人是第一次登录系统,有的人收不到验证码或是整个过程等待太久,造成人员大量聚集,但还是严格按照规定,要求大家都必须扫码出入,很多人不理解,不太配合工作。对此,只能耐心劝说,实在不能扫码的就登记个人姓名、电话号码等信息后再进入市场。
▲2月19日下午1时许,仍有市民排队扫码进入白苍岭市场。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赵劲松摄
此外,一名摊主告诉记者,农产品批发市场也开始实行扫码出入制度,她前去批发蔬菜时也经历了重重扫码,多个出入口都排起长队,在一定程度上耽误了时间,还造成人员密集。
部分小区:也开始推行扫码
从18日开始,长堽路盛天果岭小区就开始实施扫码登记进出,对于此举,业主都很配合,能扫码的就扫码登记,不会扫码或者没有智能手机的老人,则由管理人员登记信息。
业主李小姐告诉记者,为了配合防疫工作,小区实施扫码登记,住户进出小区都要扫码,甚至要层层扫码、多次扫码,“比如进入小区停车场,要扫码,走行人通道,也要扫码,这多少有点麻烦,但考虑到防疫需要,大家也都很配合。”
一名业主称,小区保安为了开展此项工作,也比较辛苦,物管的负责人也都要现场执勤、登记等,“为了小区的防疫工作,他们很辛苦,我们业主都要好好配合扫码登记、测量体温等工作。”
另外,对于扫码登记,也有业主除了认为比较麻烦外,也担心个人信息会被泄漏,因此希望有关部门在推行该做法的同时,要求相关人员一定要保护好居民的个人信息,居民能放下心,也就更加愿意配合扫码登记了。
编辑丨马海亮
校对丨黄立新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
下载南国早报APP
新闻24小时不间断
↓↓↓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
关注南国早报官微
新闻早知道
↓↓↓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