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广西的学生迎来了超长寒假。从2月10日开始,我区的中小学生没能如期返校,不过他们在上课时间准时坐在电视或电脑面前,通过“空中课堂”进行学习,实现了“停课不停学”。全区800万中小学生在线开课的背后,是众多老师加班加点的付出。特殊的录课模式,也开启了老师教学生涯中的多个“第一次”。
▲民主路小学的信息技术老师在剪辑视频。学校供图
一节录课需要10天精心打造
一节“空中课堂”的课程,通常在40分钟左右。看似简单的一节课,却远不像老师平时备课那么简单,老师们需花上10天左右的时间来备课、录课。
平时上课,老师有点小口误不太听得出来,但录课时一点小瑕疵,就显得格外明显。
▲南宁二中的陈娜老师在自制教具。 教科所供图
“没有学生在课堂上互动,只能面对镜头授课,想象学生可能出现的反应,差别太大了!”这是所有参与录课的老师遇到的共同难题。
1月29日,天桃实验学校翠竹校区的吴立志老师接到任务,录制3节初中数学课。吴老师有丰富的赛课经历,去年还代表广西参加了全国优质课数学学科的展示。然而不论赛课还是展示的课例,都有学生参与互动,如今没有学生配合上课,吴老师只能凭借经验判断学情来上课,“试过才知道这个不容易”。作为初中数学第一个录制的老师,“空中课堂”的课程应该录成什么样,吴老师心里也没有底。那段时间,他每天最多能睡4个小时。尽管辛苦,但回顾那段经历,他觉得很充实。
从老师到“主播”,即使是身经百战的教研员们,也同样不太适应。王小兰是南宁市教科所初中道德与法制教研员,除了安排和指导该学科录制工作,她也承担了一节录课任务。除去10天的备课时间,仅录制课程她就花了3天3夜,常常要忙到凌晨两三时。
录制中有口误重来;说话时忘记点下一页,画面跟说话不同步重来;录完把各段视频整合在一起发现语调、语速不统一,还得重来……王小兰告诉记者,忙到凌晨两三时在微信群里发信息,经常有人马上回复,说明参与录课的老师都忙到很晚。
王小兰老师的眼睛患有虹膜睫状体炎,不能长时间面对电脑,从1月28日录制“空中课堂”课程以来,她眼睛又发炎了,只能靠滴眼药水坚持。
想方设法让教学“活”起来
录课遇到很多挑战,白天人声嘈杂,一不小心就把邻居孩子的哭闹声,或者对面楼栋唱卡拉OK的声音收入其中,所以老师们常常晚上9时以后,才开始专心录课。
▲南宁三中老师在录制“空中课堂”视频。 学校供图
在缺少教具或器械的情况下录课,如何寻找替代物也成了老师们思考的问题之一。南宁市桂雅路小学的叶晓霞老师,录制的是一节六年级游泳课。为了录制这节课,叶晓霞没少花心思,她把家里能用上的道具都用上了,用椅子体验推水的动作,用扫帚感受双肩转动的配合,趴在凳子上体验蹬腿和划水……
南宁市教科所的黄兰清老师在家录制初二年级排球课时,为了更好地感知学生学习的体验,则把自己上初二的儿子也拉着一起进行录制。为了避开孩子的学习时间,她只能选择上午6时前和孩子晚自习结束后的时间来拍摄。
▲南宁市教科所黄兰清老师正在练习如何给孩子上排球课。 教科所供图
“空中课堂”背后有批无名英雄
每一节“空中课堂”课程的录制,并不是录课老师在单打独斗,背后还凝聚着许多优秀教师、摄制组的汗水。据悉,从“空中课堂”开播至2月28日,南宁市教科所共提供了528节优秀课例,上课教师419人。如果算上专家团队以及各校自行成立的备课指导团队,粗略估计指导老师涉及二三千人。
南宁市教科所中学室副主任农学宁,同时也是初中数学教研员。据他介绍,每位老师接到录课任务后,会得到由南宁市教科所组织的备课指导专家组支持,专家组成员与录课教师共同研课、备课,最后再为录制好的视频“挑毛病”。据了解,此次“空中课堂”的录制,除了骨干教师们,教研员们也参与了录制,南宁市教科所所长戴启猛作为正高级教师,也录制了一节初三数学课。
▲南宁市园湖路小学唐岚老师上二年级的数学课。 学校供图
学生在“空中课堂”上课,每天面对不同的老师,如果老师上课风格各异,学生会很难适应。为了减少学生这方面困扰,农学宁告诉记者,他们会让录课老师尽量用统一的风格上课。此外,全区学生的知识基础差异较大,老师的难度把握也很关键,既要求保证大部分学生能听懂,又要对“吃不饱”的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让这些学生能掌握学习方法后,在家自主学习。
2月29日晚上11时许,南宁市教科所的体育教研员黄兰清以及南宁三中体育老师李国栋仍在忙碌着。据了解,由于一位老师的体育课录制效果不理想,他们只能赶过去指导重新录制。作为“空中课堂”体育学科优秀课例录制工作备课组组长之一,李国栋没少为老师们录课出谋划策。
▲体育备课专家组成员指导老师录课。 教科所供图
实际上,“空中课堂”的录制,也少不了各校以及南宁市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技术咖”。南宁三中初中部青秀校区的技术中心负责人刘志霏老师,承担着该校区的课程录播与剪辑的工作,他上午8时前到达拍摄地点消毒、整理设备,白天录课,晚上做后期的剪辑,每天工作至凌晨,至今已为老师录制并剪辑了20多节课。
编辑丨贺建东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
下载南国早报APP
新闻24小时不间断
↓↓↓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
关注南国早报官微
新闻早知道
↓↓↓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