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桂林叠彩花卉基地迎春复工,百万盆积压花卉寻销路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2月29日,桂林市叠彩花卉基地迎来了今年春节后的首批“买花客”。捧着精心挑选的三角梅、月季和柠檬,市民肖女士高兴地说:“这里的花质量好,品种多,价格还实惠。更重要的是基地场地宽敞,空气新鲜,戴好口罩挑选花卉,还是蛮安全的。”

看着积压的花卉一点点销售出去,大河乡花卉产销协会会长陶春发一直以来的焦虑有了一丝缓解。“现在我们已经开始筹备下一步的生产计划了,争取下半年把损失补回来。”

▲大朵大朵的红色粉色的杜鹃花非常的美丽。通讯员 黄帅君 摄

疫情致百万盆花卉积压

叠彩花卉基地是桂林市乃至广西最大的花卉苗木生产基地,花卉苗木种植面积约6000多亩,入驻企业200多家,承担了全市市政绿化和家庭园艺的花卉苗木供应市场份额的95%,年产值达到2.5亿元。该基地先后荣获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广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桂林市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等称号。

▲叠彩花卉基地大棚内培育的海棠花十分鲜艳。通讯员 黄帅君 摄

每年的春季正是花卉销售的旺季,但受疫情影响,今年的花卉销售遭重创。原计划在春节后上市的石竹、金盏菊、三色堇、羽衣甘蓝等30多万盆花草,因花期已过,只能全部销毁。“现在我们积压的海棠、杜鹃、木春菊、一串红等,将近有100多万盆,如果这个时间不卖,过了花期,也只能扔掉。”看着盛开的鲜花,陶春发心中十分焦虑。

卖场的鲜花卖不出去,基地的种苗培育计划也被迫中止。据了解,叠彩花卉基地取消了40%的草花种苗订单,因为原本要出货的花卉卖不掉,场地腾不出来,工人无法返工,所以基地内部分花企均减少或者放弃了春季计划,这还直接影响到下一季的盆花生产,无法保障桂林城市绿化美化需求。

据统计,去年1-2月,叠彩花卉基地销售额为2500万元,而今年1-2月的销售额仅为1250万元,同比下降了50%。

▲花农正在大棚内进行迁苗。通讯员 黄帅君 摄

争取把疫情造成的损失补回来

为了帮助企业和农户度过难关,叠彩区深入基地花卉苗木企业,指导企业做好复工疫情防控工作,协调解决企业在复工复产、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销售、运输、物流不畅等问题,鼓励花农花企主动对接市场需求,通过网上销售平台、网络直播、微商等方式拓展市场,扩大线上销售的渠道。

▲叠彩花卉基地花企通过公众号、微信群等网络平台销售鲜花。

“按照区农业农村局的指导,我们也在调整产业,改变单一的市政绿化和房地产绿化生产方向,加大了柠檬、薄荷等既有药用价值又有观赏价值的草花种植,迎合家庭和市民消费。同时也将更加完善线上销售,增设种植、干花制作等小视频的推广,增加市民对种植兴趣,激发潜在客户。”世外陶园花卉超市办公室主任胡爱萍告诉记者。

“我们正在为基地牵线搭桥,帮他们对接区内的大企业。”叠彩区副区长陈孝云介绍,“疫情过后,我们会通过‘走出去,引进来’,帮助企业对接市场。”

▲叠彩花卉基地世外陶园超市内摆放的多肉植物。通讯员 黄帅君 摄

据了解,开门第一天,世外陶园的销售额达到5000元左右,这也给其他花企带来了信心。陶春发说:“看到大家买花的热情,我们也就有信心了。工人到岗率已经超过95%,目前正在进行田间管护和育苗工作。之前我们有减产的想法,但现在打算恢复到原计划。

▲叠彩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欧颂荣(右一)向大河乡花卉产销协会会长陶春发(左一)了解基地花卉销售情况。通讯员 黄帅君 摄

目前有的花企已经开始采购花肥、花盆等物资,订购种苗,准备下一季盆花的生产”记者在现场看到,物流车拉着十几箱绿萝等种苗进入世外陶园厂区,工人正在有序卸货。 

▲叠彩区区长朱鹃屏(中),副区长陈孝云(右一)在叠彩花卉基地了解花企复工复产及产业受疫情影响情况。叠彩区宣传部供图

叠彩区区长朱鹃屏告诉记者,叠彩区引导基地积极面对困难,一边加强疫情防控,一边积极调整发展思路,加紧返工复产。区政府也积极推进桂林银行与基地对接,简化申请流程,为企业解决低息贷款和资金需求。下一步将按照自治区有关文件要求,加大财税和金融支持力度,为企业提供政策扶持,帮助花卉行业早日走出困境,支持企业做大做强。

编辑丨陈程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

下载南国早报APP

新闻24小时不间断

↓↓↓

undefined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

关注南国早报官微

新闻早知道

↓↓↓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