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早上,在南宁经开区联讯U谷南宁腾科宝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批工人在测体温、登记并完成消毒后,进入车间,开始一天的工作。在防疫措施保护下,该企业生产线马力全开,已恢复正常生产。而这样的企业,广西还有不少。
受疫情影响,“冬眠”了一个月后,广西多数企业已经“苏醒”,生产逐步走上轨道。自治区工信厅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2日,全区已有12个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复工率达100%。
▲复工员工正在扫码进入公司。南国早报记者 雷小琴 摄
“卡脖子”问题已得到了缓解
南宁腾科宝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雷珍介绍,企业此前面临的用工难、物流难、原料缺等“卡脖子”问题,目前已经得到了缓解。如今,每天约有80名正式员工到岗工作。另外,他们还招聘了七八十名临时工投入生产。人员到位,产能得到恢复,生产线很快实现了满负荷运转。
此外,原材料紧缺的问题也得到了缓解。从福建、浙江、广东等地采购的原材料陆续运抵生产车间,物流的运输效率也基本和疫情发生前持平。
据了解,该企业目前每天能生产出大约4000套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约2万套隔离衣、还有2万个一次性医用帽子以及2万对医用鞋套。
生产订单已经排到了一周后
3月3日,在实现“跨界”生产的南宁侨虹新材料股份公司里,生产线正隆隆作响。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成为广西首家符合标准的医疗外科级熔喷布生产企业后,区内外的订单纷至沓来。目前,熔喷布的订单生产已经排到了3月10日以后。为满足客户需求,孖纺线生产处于24小时运转的状态。
▲侨虹公司孖纺生产线24小时运转。侨虹公司供图
如今,公司每天可生产供应2吨熔喷布,这也将缓解广西生产医用口罩原材料供应紧缺难题。
企业保证生产防疫两不误
在南宁市兴宁区,记者在走访广西白云山盈康药业有限公司时了解到,该公司已全员返岗,在抓生产的同时,也注意做好防疫工作。
▲白云山盈康药业公司工人正在工作中。南国早报记者 雷小琴 摄
该公司董事长程宏辉介绍,公司目前采取部分岗位人员弹性上班制度,在生产岗位上也尽量让员工之间保持一定距离。此外,公司还采用远程技术,如召开视频会议等方式,保证生产、防疫两不误。
从2月7日起,企业全力投入生产75%乙醇消毒液,已向社会平价供应500ml乙醇消毒液约80万瓶。
12市规上工业企业复工率100%
据了解,截至3月2日,全区规上工业企业6155家,目前累计复工5891家,剔除关闭或注销及季节性、政策性停产企业,复工率为99.7%。
全区规上工业企业正常生产人数109.3万人,累计返岗87.9万人。柳州、桂林、梧州、北海、防城港、钦州、贵港、玉林、百色、贺州、来宾、崇左等12市规上工业企业复工率已达100%。
=====================================================================================================
名词解释
规上工业企业
“规上工业企业”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简称。在统计学中,一般以年主营业务收入作为企业规模的标准,达到一定规模要求的企业就称为规模以上企业。规模以上企业也分若干类,如特大型企业、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等。
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
相关报道
复工复产回访① | 南宁各医院基本恢复出诊,患者预约成功才能入院
复工复产回访②|一把青菜1元多!叶菜价格下降明显,猪肉价格小幅回落
复工复产回访④|南宁街边餐饮店大部分恢复营业,外卖多,堂食少
复工复产回访⑥|生产企业“复苏”,全区12个市规上企业复工率100%
编辑丨陈程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