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三八节”策划•“疫”样风景线 | 放弃回家过年,地铁安检小姐姐三个岗位“连轴转”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发现乘客体温异常,尽管内心有点怕,但仍会保持镇静;拒绝携带酒精的乘客乘车,却被对方认为是故意刁难,并遭到投诉……1997年出生的彭依凡如今是南宁地铁朝阳站一名安检员。疫情期间,她一直坚守岗位,在测量体温、后传员和值机员这三个重要岗位上“连轴转”,有时连续上班长达17个小时。

3月5日,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走进地铁站,采访了这名“90后”女安检员。

▲“全副武装”的彭依凡。三个安检岗位,半小时轮换一次

“请您配合测量体温。”3月5日上午,记者来到朝阳站,由于早高峰刚过,此时地铁站内的乘客并不是很多。而身穿防护服、戴着护目镜,“全副武装”的彭依凡正在安检口,为一名进站的男乘客测量体温。

▲▲彭依凡正在对乘客测量体温。

记者看到,彭依凡手中的测温枪虽然对准了乘客的手,但连续几次都没有测出数据。彭依凡只好将测温枪对着该男子的额头和耳朵进行检测,最终测出对方的体温为36.1摄氏度。“乘客刚从外面进来,可能手冷,所以一下子检测不出来。”彭依凡快言快语地向记者解释。

据了解,当天早上6时20分,彭依凡开始工作了,记者到来时,她已经忙碌了好几个小时了。

▲彭依凡正在查看X光机过包图像。

记者了解到,彭依凡每天要在三个安检岗位上轮流工作,分别是:测量体温、值机员、后传员。“这三个岗位,每半个小时轮换一次。”彭依凡告诉记者。

每天安检“故事”不少,没啥好害怕的

据彭依凡介绍,疫情期间,酒精是紧俏物品,但酒精在地铁上却是违禁品。有一次,彭依凡发现一名20多岁的女乘客随身携带了一瓶免洗手液,其中的含酒精含量超标了,按规定不能带上地铁。她建议该乘客换乘其他交通工具或者丢弃这瓶免洗手液。

该乘客反复表示如今这种物品购买不易,希望彭依凡能通融一下。被拒绝后,她认为彭依凡是故意刁难自己,还到车控室进行了投诉。经过其他工作人员的解释,该乘客才知道自己误会了彭依凡。

▲彭依凡正在让没有扫码的乘客登记个人信息。

测量每一位进站乘客的体温,也是安检的一项重要工作。前段时间,彭依凡在对一名男乘客测量体温时,发现多次测量结果都是37.5度。尽管彭依凡当时心里吓了一跳,但表面仍保持镇静,在其他工作人员的协助下,该乘客被带至车站隔离间,最终该乘客被送往医院检查。

“每天上班都面对这么多乘客,害怕吗?”面对记者的提问,彭依凡说:“没啥好害怕的。相比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我们根本不算什么。”

干练的小姐姐不爱化妆,喜欢练马甲线  

去年3月,刚从南宁市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彭依凡开始到地铁朝阳站担任安检员。她性格外向,最爱游泳和练马甲线,不过,长相靓丽却不怎么爱化妆,平时都是素面朝天。

▲疫情前,彭依凡的工作照。图片由被访者提供

疫情发生后,本打算春节回梧州过年的彭依凡毅然决定留在南宁,坚守在岗位上。朝阳站地处商业中心,又是中转站,平时客流量就非常大,在人手紧张时,彭依凡曾经有过连续加班长达17个小时的经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南宁地铁1号线上,像彭依凡这样的女安检员一共有450人,平均年龄在21岁左右。

编辑丨陈程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