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房跑路、教育培训机构玩起“套路贷”、房地产开发商捆绑销售车位、装修公司“货不对板”……3月10日,根据当下的消费投诉热点,南宁市市场监管局12315中心发布2020年第3号消费提示。
家电维修、教育培训、房产销售乱象等多领域消费“陷阱”被揭开,部分企业被点名曝光。
大额预付式消费需谨慎
据南宁市市场监管局12315中心负责人介绍,去年,南宁12315接到咨询、投诉、举报共计13.5万多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343.3万元。
消费投诉主要涉及产品质量、虚假宣传、售后服务和合同等问题,热点和难点集中在健身预付卡服务、微信购物、教育培训等。
健身服务投诉历来是预付式消费投诉的“重灾区”。
▲ 健身房跑路。新华社发
2019年,南宁市健身房“跑路潮”一波接一波,“蓝仕堡”“悦动”“中倍力美”“力拓”“思迈”等健身品牌先后闭店停业。
南宁12315提醒,消费者在办理健身等预付卡时,请保持理性,注意签订书面协议,尽量降低预付额度,缩短使用周期。
朋友圈购物权益难保障
微信购物容易出现商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无保障等问题。
▲ 微信购物一旦出现纠纷,买家被卖家拉黑,维权就较为困难。 网络图片
南宁12315提醒广大消费者,一要选择信誉度高、证照齐全的大型电商平台或微信公众号购物平台;
二要核实卖家地址,保留好涉及商品服务的数量、型号、质量、承诺等关键性交流信息,要求销售方提供购物凭证等;
三要对价格过低的商品或服务保持警惕。
教育培训机构玩“套路贷”
当前,各类线上、线下教育培训机构的培训质量参差不齐,侵害消费者权益现象时有发生。
一些学员甚至被培训机构诱导,从金融机构申请了数万元贷款。门店关闭无学可上,学员们却还要继续还贷,形成“套路贷”“培训贷”等问题。
▲ 网络图片
南宁12315提醒,选择课外培训辅导时先了解其是否具有办学资质,谨慎使用金融贷款,并保留好相关消费凭证。
另外,有关规定已明确要求,校外培训机构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
家电业“小病大修”泛滥
高价推销不必要的配件、维修时小病大修、虚假维修……家电特约售后服务乱象多,引发关注。
▲ 网络图片
南宁12315提醒,如发生电器故障,应通过厂商服务热线报修,不轻信信箱小卡片广告,不轻信网上未经官方认证的信息。
同时,仔细核对上门服务人员的统一上门服务证信息,并做好记录,以备查询。
房地产开发商捆绑售车位
今年以来,南宁12315接到大量有关房地产开发商捆绑销售车位的投诉。
▲ 网络图片
有消费者反映,有些开发商直接或变相被要求缴纳所谓的车位诚意金和团购费,不买车位不能购房。
住建部早在2016年就已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存在“以捆绑搭售或者附加条件等限定方式,迫使购房人接受商品或者服务价格”的行为,应由其房地产主管部门依法严肃查处。
汽车消费投诉是“重灾区”
汽车消费投诉主要涉及购车合同、产品质量以及售后服务等问题,部分经营者还存在捆绑销售车险或车饰、诱导消费者贷款等行为。
▲ 网络图片
二手车消费问题也层出不穷,存在经营者私改里程、隐瞒车辆真实情况等现象。
2019年,汽车投诉较多的企业有南宁市粤宝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南宁恒信之星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
南宁12315提醒消费者,购车前注意签订书面合同,细化相关约定。
装修行业“猫腻”真不少
目前,南宁市的装修纠纷主要是施工质量差、货不对板、装修烂尾、售后服务差、甚至人去楼空。
▲ 网络图片
如南宁市丽庭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广西日创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广西世匠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关门跑路”,引发投诉。
南宁12315提醒消费者:
一是慎谨选择家装公司;
二是合同要有法定代表人签字,加盖公司公章,要求对方提供建筑安装专用发票;
三是谨防装修加价,特别要留意水电路改造,逐一对照核实;
四是6个月内瑕疵举证责任由商家承担。
编辑丨黄灼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
下载南国早报APP
新闻24小时不间断
↓↓↓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
关注南国早报官微
新闻早知道
↓↓↓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