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从来宾相关部门了解到,3月10日上午,随着泄水闸门徐徐落下,大藤峡水利枢纽正式下闸蓄水,这标志着工程投入初期运用。受此影响,来宾、武宣至桂平、广东的船只全部停航,4月1日将恢复通航。
▲3月10日拍摄的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
大藤峡水利枢纽位于广西最大最长的峡谷——大藤峡出口处,控制西江流域面积的56.4%、西江水资源量的56%,控制洪水总量占梧州站洪量的65%。大藤峡水利枢纽集防洪、航运、发电、水资源配置、灌溉等综合效益于一体,是国务院确定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的标志性工程,将在珠江流域防洪、提高西江航运等级、水资源配置、水生态治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按照工程建设计划,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一期蓄水计划最高蓄水水位52.8米,水库水位在最低水位44米和最高水位52.8米之间运行调度。二期蓄水规划时间从2023年开始,蓄水至正常水位61米。
据介绍,在建设过程中,大藤峡水利枢纽为了提升过船效率,正在建设国内水头最高的单级船闸,闸室单次充泄水体为三峡船闸的1.8倍,3000吨级的船舶仅1个小时便可过闸,通航效率比二级船闸提高近一倍。
待船闸通航后,黔江通航船舶吨级将提升9倍,至3000吨级规模,达到我国内河航运最高等级,年均货运量将提升至5200万吨,广西水运基础设施短板将得到显著改善,云贵、广西、粤港澳实现江海无缝联运。
受此蓄水影响,目前从来宾、武宣至桂平、广东的船只全部停航。根据蓄水计划,4月1日将恢复通航。
编辑丨褚瑞懿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
下载南国早报APP
新闻24小时不间断
↓↓↓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
关注南国早报官微
新闻早知道
↓↓↓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