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凝聚你我力量,曝光健康消费陷阱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即将来临,今年的消费维权主题是“凝聚你我力量”。为营造全社会重视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良好氛围,南国早报《健康周刊》将推出维权平台,面向社会公开征集食药、医疗、保健、医美、整形等领域的消费维权线索。

    即日起,在食药、医疗、保健、医美、整形等领域,无论您是行业黑幕的知情者,还是消费欺诈行为的受害者,都欢迎您联系我们报料。我们将会派出记者明察暗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揭秘消费纠纷,曝光消费陷阱,追踪投诉热点,解决消费投诉等,帮您维护消费权益。

    “时间间隔太久,错过了最佳维权的时机,但希望我们的经历,能让老人们提高警惕,别再上当受骗。”3月10日,读者黄先生向本报记者透露,两年前他和老伴曾掉进保健品消费陷阱。

    一盒免费鸡蛋,一场“专家讲座”,一次免费旅游,一声“爸妈”……在一声声“亲切问候”“暖心关爱”中,平时勤俭节约舍不得吃穿的老人,很可能就掉进了精心布置的消费陷阱。黄先生表示,他们也是这样一步步上当受骗的。

    近几年,黄先生的老伴因为身体不大好,所以特别关注健康方面的信息,平时也想买点保健品调养身体。2018年10月,他们听说南宁市民族大道上一家保健品店铺有免费礼品,适龄老人到点即可领取,他们便过去了。

    到了现场,店家提出要求,老人需要听完一场讲座才能领取礼品。讲座上,专家向他们推销一些价格昂贵的保健品。店铺工作人员也在旁边不停推荐,承诺除了打折和赠送免费旅游外,还会每个月赠送免费食品。最后黄先生老伴购买了一些保健品,花费近3万元。

    最初两个月,店铺确实会每个月给他们赠送一些五谷杂粮,但到了第3个月,黄先生发现,这家保健品店铺关门了,工作人员和专家的手机再也打不通。

    两位老人事后也曾想去找有关部门投诉,但年纪大了怕麻烦,也怕子女知道后会担心会责怪,所以默默吃下哑巴亏。黄先生看到本报征集线索的消息后,第一时间前来报料,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提醒更多消费者一定要理性消费,受骗上当时及时维权。

    在食药、医疗、保健、医美、整形等领域,如果您也遇到过心酸的消费体验,请及时联系我们报料。

    参与方式

    电话、微信均可报料,您所提交的任何维权线索,我们都将保密。

    1.微信报料:关注微信公众号“广西乐活堂”,直接在对话框编辑发送投诉内容。

    2.电话报料:13768442485


编辑丨易治平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