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住宿使用的一次性牙膏、牙刷、梳子、拖鞋,外卖配送的一次性餐盒、筷子等,是当前生活垃圾的增量来源之一。3月12日,南宁市人大法制委召开《南宁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草案二次审议稿)》(以下简称“草案二次审议稿”)征求意见座谈会,拟推动酒店餐饮业不再主动或不提供一次性用品和餐具。
草案二次审议稿规定:旅馆经营单位不得主动向消费者提供客房一次性日用品。餐饮服务提供者不主动向消费者提供一次性碗筷、调羹等餐具。对此,与会的酒店餐饮行业代表均表示支持。
▲座谈会现场。 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郭燕群摄
“对临时、无计划性出差的旅客,入住后会有使用一次性客房用品的需求。”“很多消费者认为,酒店房费中已包括了提供一次性用品的费用。”一家酒店集团广西分公司运营总经理周乐军认为,就客户体验而言,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渡期。他建议过渡期设置为半年至一年,让消费者逐渐改变原有习惯,也让经营者能消化掉现有的一次性用品。
“不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经营成本是节省了,但会增加服务成本。比如一定时期内,可能会面临客户询问,客服人员频繁给客人送去的情况。”广西一家连锁酒店品质总监刘洪认为,这就要求酒店和旅馆行业改变经营方式。比如,上海取消提供一次性用品后,一些酒店会设置一次性用品自助区或自助售卖区。
“这次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经营者和消费者都意识到转变卫生习惯的重要性。”一家餐饮企业负责人唐永红建议,限制提供一次性餐具,也应探索限制相关一次性产品的生产销售,多管齐下。比如外卖行业,能否提供可清洗消毒、可回收的其他餐具来替代一次性餐具。
在法律责任方面,目前北京的做法是,对违反规定,主动向消费者提供一次性用品的经营者,处罚1万元,对再次违法的处罚5万元。在南宁,草案二次审议稿只是做了倡导性的规定。与会的行业代表认为,如果要通过立法来完成从倡导性规定到强制性规定的转变,建议采取阶梯渐进的方式,不宜一刀切,会让大众更容易接受。
编辑丨梁贵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
下载南国早报APP
新闻24小时不间断
↓↓↓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
关注南国早报官微
新闻早知道
↓↓↓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