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2万多元购买私教课,在教练指导下锻炼,但却导致左臂受伤,治疗大半年伤势还未好转,健身房只退回未使用的私教费,对医药费及赔偿问题闭口不谈。近日,南宁市民侯先生向南国早报3·15维权热线反映自己的遭遇。市场监管部门介入后表示,待健身房复工后将召集双方进行面对面调解。
▲侯先生在艾 朗健身会所展示他的治疗病历, 目前伤情仍未治愈。
重金请私教训练却受伤
2018年2月,侯先生想增强上肢力量,于是找到南宁市艾朗健身会所桃源店,花1000多元办了2年期会员卡。之后,在教练的劝说下,他以每节300元至400元不等的价格,先后4次购买私教课程,总共花了2万多元私教费。
侯先生说,2019年春节后,健身房安排武先生当他的私教,起初锻炼过程还比较愉快。去年7月13日,根据私教课程计划,武先生开始教他练习举重。此前,他跟着武先生学了一次举重的姿势,但当天是第一次负重训练。
“没有充分热身的情况下,他直接让我用65公斤的杠铃进行45度半卧推,刚举起来就听到‘咔嚓’的一声响,左臂一阵剧痛。”侯先生说,由于杠铃重量过大,他又是初次练习,左手立即就受伤了。然而,武教练告诉他,这是常见的轻伤,问题不大,仍让他继续进行训练。
侯先生说,他忍着剧痛继续做各种力量训练,明显感觉到伤痛加重,左臂开始肿胀、发烫,一个小时后,整只左手很快都抬不起来了。随后,眼见他实在无法坚持,武教练才让他结束训练,并称“一周就会自愈”。当晚,他疼痛难忍,无法入眠。
辗转三医院伤痛仍未愈
受伤过后一星期,侯先生发现左臂仍然疼痛难忍,于是前往广西体育运动创伤专科医院治疗。“医生说这个教练完全是胡来,简直是在害人。”侯先生回忆说,经过医生检查,诊断为“左三角肌拉伤,左肩关节拉伤”。经治疗一段时间,在伤痛未减轻之下,侯先生先后转到自治区人民医院和广西国际壮医医院治疗,医院诊断为左肩撕裂伤、三角肌撕裂、肱二头肌撕裂、肩袖损伤。
侯先生称,从左臂肌肉受伤至今,疼痛经常让他无法入睡。如今,受伤已半年多,他每周还要去医院用超声波电击疗法疗伤,每次电击治疗都疼得大叫不止,身体的痛苦难以言表。目前,他的左臂拉伤治疗已经花费了1万多元,还没算上误工费和交通费等,估计后期治疗还需要一笔费用。
“受伤后健身房没有一句安慰、道歉的话,让人很心寒。”侯先生说,每次去医院治疗,他都告诉了教练,但对方却没有任何表示,健身房有关负责人对此事处理的态度也是轻描淡写,安排了另外一名郑姓教练替他诊断了两次,恢复的方案,是用腋窝夹毛巾。
今年1月,因受伤无法继续锻炼,侯先生向健身房提出,把未上课的私教费用退回,对方答应了。今年2月11日,在多次追问之下,他才拿到近1.3万元健身房退回的私教费。不过,健身房对于他的伤病情况没再过问。
部门介入健身房愿调解
“就是因为教练指导不当,才让我左臂严重受伤”。侯先生说,对于他的受伤过程,健身房内有完整的视频监控记录,还有几名在现场的会员作证,正是由于教练指导不当才导致伤情。
事后,他跟武教练聊天时,对方坦承自己没有教练资质,并且已从健身房辞职了。因此,他认为,除了应退回所交的私教费和会员费外,健身房还应赔偿他的治疗费及误工费、交通费等费用,但赔偿要求总被对方以各种理由搪塞。
3月11日,在艾朗健身会所桃源店,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见到了侯先生,他慢慢抬起左臂向记者演示伤势,“不能活动自如,抬高一点都觉得很疼。”他说,当天打算再次上门找健身房负责人谈赔偿事宜。
对于侯先生提出的赔偿要求,健身房有关负责人方先生告诉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目前尚不清楚侯先生的受伤过程,如果确实是锻炼时因教练指导不当受的伤,需要提供相应证据和收费票据等材料,健身房不会推脱该承担的责任。目前,鉴于侯先生不再继续锻炼,已退回他未上课的私教费,“会员费也可以退给他,有其他要求等我们开门营业后再谈”。
南宁市青秀区中山七星工商质监所工作人员表示,侯先生也向市场监管部门反映过此事,并提交了病历等材料。接到投诉次日,所里就致电健身房有关负责人了解情况,对方称侯先生确实拉伤了左臂,但并未提供医院的收费票据,不清楚具体花了多少钱。由于目前尚在疫情防控期间,无法组织双方调解,待健身房复工后,预计3月底会召集双方当面调解。
专家支招消费致伤维权
广西消委会一名维权专家表示,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宾馆、商场、银行、车站、娱乐场所等公共场所的管理人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不过,在健身房贴出告示提醒消费者注意自身安全,或者在健身教练已经做出了指导的情况下,消费者个人使用器械不当或不按照计划进行锻炼造成的伤害,主要由消费者个人承担,健身房也承担相应责任。但如果是由于器械存在质量问题,或者健身教练指导不当引起的个人伤害,则应该由健身房承担大部分责任。
该维权专家表示,在健身场房因器械、教练指导等问题出现意外伤害的话,消费者应积极主动维权,首先要做的就是拍摄记录下问题器械和事发现场,要求健身场房立即送医,马上就诊,进行相关医疗检查。
同时,提醒消费者注意保留当天在健身场馆的消费凭据,以及自己在何地受伤、因什么受伤、受伤的程度等三方面的证据证明。此外,还要保留医院开具的相关医疗检查报告,对伤情的认定结果和相关医药费用单据,以此要求场馆承担赔偿责任。
编辑丨褚瑞懿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
下载南国早报APP
新闻24小时不间断
↓↓↓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
关注南国早报官微
新闻早知道
↓↓↓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