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为危机中武汉注入的最强“广西力量”,得到国家督导组的肯定和认可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1月27日,广西首批支援湖北抗疫医疗队的133名队员驰援武汉。2月21日,第七批医疗队20人增补第一批医疗队。在武汉的52天里,153名白衣天使火速改造隔离病区,收治重症患者,为危机中的武汉注入强劲的“广西力量”。

是英勇之师,更是精锐之师

1月25日,正月初一。广西接到国家关于组派医疗队援助湖北疫情的通知后,立即着手开展动员工作。1月27日下午,广西第一批援湖北省抗疫医疗队集结出征,驰援武汉。▲广西医疗队的到来给危机中的武汉带去希望。

这是一支英勇之师。接到动员令后,全区医疗机构的广大医务人员纷纷主动请缨。“所有重症医学科的医生全部报名”“作为有10年党龄的党员,我请战上前线。”1月25日晚,当驰援武汉的倡议书发到各个医院的时候,掀起了一拨又一拨请战热潮。

这是一支精锐之师。第一批援湖北省抗疫医疗队全体队员133人,由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和区直医疗机构抽调精兵强将组成。其中,高级职称33人,中初级100人。

广西首批医疗队抵达武汉后,负责整体接管黄陂区中医医院改建的两个传染病普通病区和一个重症病区,主要收治新冠肺炎重症和危重症病人,任务艰巨。

据了解,黄陂区中医医院是临时增加的一家定点收治医院,队员们要在3天时间里将它改造成500张隔离病区床位的医院。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病房,重中之重就是防止院内感染,也就是医疗界常说的“院感”。

据介绍,感控组全体组员连夜制定了广西医疗队感染防控管理规定,包括酒店防控管理细则,并统一意见制定了穿脱防护服的流程,对所有队员们进行了培训。这无疑给队员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病房开放初期,病房内的医疗垃圾2天工夫就堆成了小山,对隔离病房内所有人员都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感控组队员率先主动承担了部分保洁工作,并及时与当地医院领导沟通,在他们的努力和影响下,黄陂区中医医院的职工也加入到了保洁工作的行列。

最终,广西医疗队接管的三个病区中,无论是广西队员还是黄陂区中医医院的医务人员,无一人感染新冠肺炎。

“我从不后悔来到武汉”

在病人的治疗上,医疗组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一人一策”等救治方案,突出中西医协同,开展心理疏导,总结梳理出疑难病症会诊等一系列工作岗位职责、服务流程和制度规范,取得了良好临床疗效。▲队员们的护目镜被汗水模糊了。

自治区人民医院覃雪军主任医师担任发热病区10楼的医疗负责人,仅仅两天时间,就完成60余例患者的收治,其中有三分之一是重型患者。

危重患者一个个脱离了生命危险,他们主动要求跟队员们合影,还要拍下他们写着姓名的背影,发到朋友圈里,让朋友们知道广西医生不远千里、冒着生命危险来救治他们,感激广西护士对他们日夜陪护。

在一个个成功救治的背后,是繁重的工作和巨大的体力消耗。为减少上厕所频次,上班前少喝水,上班时穿上纸尿裤;工作时间太长,脸上处处是留下口罩和护目镜勒出的血痕;8个小时没有休息,甚至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这样的状态,就是医疗队员们的常态。

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潘慧玲护士的一篇工作日记里,从早上6时30分到凌晨1时10分,都记录得满满当当。

潘慧玲说,她热爱自己的工作,尤其是重症护理。然而,最难熬的不是繁重的治疗护理工作量和夜班,而是N95口罩、护目镜、防护面屏、防护服带来的各种压痛、刺痛、胀痛和呼吸不畅,甚至会有心慌气紧的感觉。

潘慧玲和队友们护理的都是病情最危重的患者。一名60多岁的患者问她:“医生啊,我的基础病多,现在动一动就会喘得难受,呼吸不了,我会不会就这样过去了,没有了?”看着患者悲伤无助的眼神,潘慧玲的眼里瞬间蓄满了眼泪。

于是,潘慧玲陪伴在他的身边,密切观察着他的心电监测数据,并定时给他喂水,协助翻身,及时清洁处理大小便……虽然经常累得汗流浃背,腰酸背痛,但患者的生命体征渐渐平稳了,举起大拇指对她说:“谢谢你,我感觉好很多了,我一定不会放弃的!”每一个这样的瞬间,都让潘慧玲觉得在这里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值得的,“我从不后悔来到武汉”。

身上有责任,身后有牵挂

每一位千里驰援的白衣天使,身上有责任,身后有牵挂。▲广西医疗队在武汉黄陂区中医医院开展救治工作。

万裴琦是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医师。她是一名曾经参加过抗击非典的战士,如今又再次投入到疫情第一线。

临出发的前一天,她才告诉年迈的父母,第二天晚上就出发去武汉。83岁的老父亲嘀咕着:“你都40多岁了,担心你吃不消。你是否慎重考虑?”

父亲见她已经开始收拾行李,又接着说:“以前非典时都这么过来了,应该会没事的。你要注意吃饭,注意休息………”

到了武汉马上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直到第五天,万裴琦还没有时间联系家里人。老父亲发来一条长长的微信消息:“裴琦儿,你随医院勇士大军开赴湖北战场好几天了……你力气那么弱,天寒地冻,能否撑得住呢……”想象着老父亲艰难地打出这么多字的情景,万裴琦的视线模糊了。

自治区妇幼保健院队员杨晓祥出征的第2天,他的儿子牙龈化脓了。他和爱人的聊天记录中显示,爱人说,“仔刚才痛醒了。没事的,我会顶住的”。此时正在抗疫前线的他只能安慰说:“少出门,先用药,你要保重,需要你单独照顾四老两小呢!”

一句嘱托,道出了后方家属的不易。这些温柔而坚强的后方力量,成为医疗队员们在一线奋战的动力。

据统计,广西首批医疗队直接管理188张病床,累计收治病人397人,其中重症85人,危重症44人,已有157人治愈出院。全体医务人员做到零感染,医疗救治和感控管理工作得到了国家督导组的肯定和认可。

编辑丨丁铭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

下载南国早报APP

新闻24小时不间断

↓↓↓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

关注南国早报官微

新闻早知道

↓↓↓


编辑